徐锋华 副研究员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7-01-08浏览次数:3345


      1. 个人经历

徐锋华,1976年生,安徽东至人。1997年大学毕业2003年脱产读研2009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被评为优秀博士毕业生7月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工作2013年10月晋升为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2014年被聘为《上海通史(新修)》人物分卷主编,随后获评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创新人才、研究生导师2015-2016年美国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并先后赴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地进行学术交流


     2.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企业史、货币史、金融史)、民国史、当代上海社会文化史,对历史人物和地方史也有兴趣。


      3. 社会任职

上海市历史学会会员、中共党史学会会员、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会员、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理事被聘为恒源祥集团历史文化研究室顾问。


4.承担课题

1、上海市委、市政府重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重点文化工程“上海通史”(新修)当代人物卷,项目号2014WLS024。

2、上海市哲社规划办2022年一般课题“新上海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探索研究(1949-1956)”

3、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2014、2016年度一般课题共3项。

4、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2021创新工程项目共2项。

5、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等横向委托课题共3项。


5.所获荣誉

1、《中华学艺社与近现代上海的文化传播》,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2、《李鸿章与上海近代科技文教的勃兴》,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3、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青年创新人才。


6.主要著作

1、博士毕业论文《身份、组织与政治:宋庆龄和保盟—中福会研究(1938-1958)》获上海市第24届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基金资助,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出版,30万字。

2、《李鸿章与近代上海社会》,获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资助,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出版,27.7万字。

3、《补天术:大变局中的李鸿章》,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27.5万字。

4、《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金融、实业关系研究》,获得上海社会科学院2022年重要学术成果出版资助,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21.8万字。

5、《上海通史(人物传八)》,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版。并参与其他几卷人物传以及《上海通史1927-1937》《上海通史1949-1956》《上海通史1956-1965》《上海通史1978-2010上下卷)》的撰写,个人共计约100万字。


7.主要论文

1、《交通银行两次改组始末和角色定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3期。

2、《交通银行的贷款机制和投资方式(1927-1937)》,《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4期。

3、《企业、政府、银行之间的利益纠葛——以1935年荣氏申新七厂被拍卖事件为中心》,《历史研究》2011年第6期。

4、《借贷之间的银企关系与实业发展——以1928-1937年的交通银行为中心》,《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5、《延续与转型:建国初期的中国福利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作家文摘》2013年12月13日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2期推荐论文。

6、《李鸿章与上海近代科技文教的勃兴》,《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0期推荐论文。

7、《社团与政治:宋庆龄和保卫中国同盟研究》,《史林》201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现代史》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8、《一九五〇年上海“二·六轰炸”及应对》,《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现代史》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9、《〈中国建设〉的创办与建国初期的对外宣传》,《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5期。《光明日报》2016年6月15日理论周刊第14版党史论点摘编。

10、《“黄逸峰事件”与上海“新三反”运动》,《史林》202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22年第1期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