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与历史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04-04-02浏览次数:29

现代人与历史

  历史与现代人有什么关系?历史对现代人有什么用?这并非每一个现代人都能正确回答的问题。

  过去的早就过去了。以往的一切早已灰飞云散,至多只留下遗迹和记载。时光不能倒流,要知道过去干什么?历史无用的混沌和蒙昧,不是个别现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更易对远离现实的历史轻视、淡漠。对历史无知而不以为然的人,不在少数。

  不能简单地指责这种现象。一旦通过有效途径缩短了现代人和历史的距离,人们就会从生动形象的历史中取得理性的感悟,领悟历史的哲理,开发睿智,从而加深对现代社会文明的认识,使现代人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一个新的层次。那时,人们就会有一个共识:历史和现代是承续的。历史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历史和现代人是不可分的。

  祖国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博大精深的启迪心智的教科书。中国历史是独树一帜的东方文明史。承载中华文明的中国历史,在她形成发展的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中,从未中断过(不像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文明或中断或转移或淹没)。她虽然历尽坎坷,备尝艰辛,却始终以昂首挺立的不屈姿态,耸立在亚洲的东方。即使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对中华文明一个多世纪的强烈冲击和重重劫难,也没有使曾创造过辉煌的中华文明沉论,反而更勃发了新的生机。中国的历史学家从孔子、左丘明、司马迁开始,持续不断地以一种不辜负民族的坚韧精神,把中华民族放在辉煌与挫折、统一与分裂、前进与倒退、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邪恶的对立统一的辩证过程中,将感悟到的一切,记录在史册上。以一笔有独特美感并凝结高超智慧的精神财富,绵延不绝地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从而成就了中华民族及其创造的文明的沿续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创造和中国历史的记载是不可分的。中国历史是兼容时空又超越时空的中华文明有形和无形的载体。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历史的经验是前人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生命的代价)才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包蕴着发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了解现实,理智地面对将来,就应当自觉地追溯历史。现代人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感受历史启迪现实的无穷魅力。惟有从历史的经验与哲理感知杂乱纷纭的现实,才能体会历史智慧的美感和简洁感。

  这种由历史引发的智慧、魅力和美感,对丰富一个人的生命内涵,提升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强调人的素质,但素质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却未必很清楚。我认为,人文素质应该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涵。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是由他所属的民族几千年文化创造的基因,积淀在他的血液和灵魂中形成的。以文史哲为主体的人文教青,对人的素质提高具有特别的价值。而中国历史往往又是文史哲三位一体的糅合和载体。只重视外语、电脑教青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偏向应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这种素质教育应当起步于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对祖国的热爱,民族自信心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离不开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立志报效祖国和中华民族,并以他们的不断传承和新的创造,继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共同文化血脉上发展起来的13亿中国人和5千万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应有这样的共识,都应承担这样的责任。

  了解祖国的历史,可以从简明的历史教科书入手,也可以从浩瀚的史籍中深究。关键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这里提供的是一本图文并茂用故事形式编写的中国历史。中国有一本几乎家喻户晓、发行量达几百万册的出版物:《故事会儿这是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的名牌刊物,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何承伟先生从几十年编辑的成功实践中,提出了这样一部以图文并茂的故事形式并包涵巨大信息量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的设想。在众多学者的参与和合作下,成就了这样一部新体裁的中国通史《话说中国》。它生动形象、别开生面的编写方式,使包括老中青在内的现代中国人,都可以轻快地从这部书中进入中国历史宏伟的殿堂,从中启迪心智,增加知识,开拓眼界,追溯历史,面对未来。它把传统的教育和未来的展望,有机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当代中国人顺应悠久古老的中国文明融注世界发展的现代潮流,以期为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我们相信,凝聚了几十位学者和编者多年努力的这部书,一定会为这种贡献尽其绵薄之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