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挚的关怀 生命的力量――从张敏治病经过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
真情的关爱化作巨大的精神力量
张敏同志是历史研究所的科研骨干。两年前,癌症骤然降临其身,使这位始终专心于科研工作的中年人顿时陷入贫病交加的绝望之境。在研究所的领导和同事们为改善张敏的医疗条件、解决其经济困难而想方设法的同时,院领导和院部有关职能部门也立即伸出了援手,以发自肺腑的爱心、高效有力的措施,展开了一场“营救活动”。
尹继佐院长亲自登门探病,使大病中的张敏热泪盈眶,如沐春风。院长亲切的劝慰之语、对于生活的无比自信,令张敏的情绪大为振奋。院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刘华,数次前赴医院及张敏家中探视,不仅带去了组织和群众的温馨关怀,还给予了数目不小的经济补助,及时缓解了病者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院办主任杨晓玲、干部人事处处长郑华、党群处处长杨鲁民、院工会副主席毛雷杰、院妇委会主席沈开艳等同志,都为了张敏的治病问题而充分调动人力、物力,热情关怀,不时奔忙。大病的保险金、“一日捐”的巨额补助、频繁的慰问,等等等等,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支持,更是“以人为本”真情的流露。这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得张敏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痛苦无比的化疗,顽强地与疾病搏斗,保持着对于生命的强烈信心。
精神支持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正是来自组织、领导、同事、友朋的真情关怀,使得张敏不但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并且努力把对于“真情关怀”的感激、报恩之心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她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开了2刀,做了17次化疗,但仍然撰写了两篇论文。她虽在重病之中,却仍以衰弱的声音不断叨念着:“我为重点学科作的贡献太少了……我为研究生讲的课尚未完成。”
数星期前,张敏接受了两年内的第3次手术。院领导和院有关职能部门再次采取了“紧急行动”。院办主任杨晓玲、干部人事处处长郑华、副处长吴刚、党群处处长杨鲁民、工会副主席毛雷杰等,遵照尹院长的指示,连夜与历史所的党、政领导开会,探讨帮助张敏治病的方案。随即,院长以最快的速度,拨发了特殊的巨额紧急补助;院党委副书记刘华以及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再度数次慰问张敏。当张敏拿着这出乎意外的巨额“救命钱”时,再也留不住眼中的激动泪水。她不断地重复着:“我要康复,我一定要重新回到科研岗位,加倍努力地报答领导和同志们的真情关爱!”
张敏的愿望似乎正在实现,因为医生的诊断表明,病人的癌症正在缓解,出现好转的迹象!显而易见,如果没有来自全院上下方方面面的精神安慰和物质支持,张敏几无可能出现这样的良性转化。而“一叶知秋”:从院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对于张敏的诚挚关爱来看,可以推想到,他们也正以同样的爱心,普施于其他的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实践的?政治思想工作如何以人为本?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对张敏同志的关心和帮助恐怕是一个很好的诠释。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会
2004-5-11
(注:一,本文将作为历史研究所《简报》的一部分。
二,本文将刊登于历史所的网站上。
三,本文亟希投稿于《院讯》等院部刊物,以便更广泛地弘扬好人好事。
四,若认为适宜,敬请院办将本文转有关领导和处长,以求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