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的“交警”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04-11-24浏览次数:211

社科院的“交警”

  中山西路1610号是社科院的分部。如今我们进出的这个门口,左首是一条大弄堂的弄口(未来的柳州路口),正对着对面徐虹北路;弄堂口出来的人和车辆与中山西路自北向南非机动车道上车流和进出社科院分部的人员、车辆在大门口交汇。因此,这里的交通状况十分复杂,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段更为拥挤,经常险象环生,曾多次发生交通事故。每天各种车辆进进出出分部,经过门口时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事。由于进入分部的小车都必须在中山西路上从北向南急右拐90度穿过非机动车道进入分部大门,因此若遇到人车拥挤,便经常是欲进不能(非机动车道上车流滚滚),欲退不得(车尾后机动车道上汽车的轰鸣声、喇叭声此起彼伏催促着拐弯之车赶快离开),非常尴尬。在此情况下,正是门口的保安,经常及时解围,拦住左右二个方向的人流、车流,使得车辆能顺利进入大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传昌同志,他一看到车辆车头拐弯过来,总是一个箭步,抢先占住上首,拦住身后的非机动车辆,让汽车通过。老陈个头不高,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一团和气;他身穿保安服,腰杆笔挺,戴着雪白的手套,双手伸得笔直。远远看去活像一个警察在忠实执行任务,以至于人们不得不信服地停下脚步、刹住车轮,确保汽车安全通过。

  最近,老陈又有人性化的创新;他时刻注意四周情况,早在车辆从数十米远的机动车道上闪着方向灯欲拐弯过来时,他提前来到非机动车道中间,首先伸出左手,一个左侧弯身,礼貌地频频向后点头,示意大家停车,然后才挺直腰杆,像一个“大”字挺立在路中间。老陈的这一举动,汽车上的乘客及路人都报以阵阵微笑。此时,汽车、行路人、骑车者和社科院的保安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交通安全图画。

  老陈他对工作的负责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值得肯定,应予以发扬光大。这样,整个社科院分部大门口的交通秩序,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时段的秩序就能改观许多,也安全得多。

  社科院的门卫、保安有不少是外聘的合同工,但是如老陈这样的“临时工”却认认真真,毫不懈怠地履行着他的职责。那么,作为“吃皇粮”的我们,除了赞美一声以外,难道不应该深思一下“向他学习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