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王国斌教授来历史所作《18世纪以来中国的财政与历史变化》报告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05-08-29浏览次数:170

美国加州大学王国斌教授来历史所作《18世纪以来中国的财政与历史变化》报告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王国斌教授来所作《18世纪以来中国的财政与历史变化》报告,随同而来的还有历史所的老朋友现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的胡志德先生。来自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本所科研人员共30余人参加此次报告会。

  王国斌教授早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经济史,在关于中国与欧洲历史比较研究的一系列见解突破了长期盛行的各种欧洲中心主义研究框架,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变迁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表现出来,并因此而被公认为正在崛起的“加州学派”的代表人物。

  王教授的报告对明清以来直至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财政制度的变迁进行长时段的考察,并以同时期的欧洲为对照,探讨了一系列问题。在报告中王教授指出,财政与经济、政治密切相关、彼此影响,从中我们也得见一个地方、时代、时间以及空间的特点。18世纪中国的财政制度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清代的赋税要低很多。二、中央政府靠地方精英来组织和维持跟财政有关的各项任务,地方社会受到严密的控制。三、中央政府如要兴办大项目,如水利、军事等,政府对社会的影响很大,而且多是好的影响,政府具有控制财政的能力。

  到了19世纪,财政制度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赋税增加,政府失去了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却又试图对其恢复控制,于是在财政上有了新的要求。19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财政受到来自外国的压力,特别是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所承担的赔款,致使清政府的财政压力剧增,从而引起财政制度、思想上的变化。各县官僚须向政府缴纳钱款。到了民国时期,只有五、六个省能够收到税,政府多靠海关、盐政等财政来源,县政府开始收纳百姓税款。

  本所周武研究员对王教授的研究进行了精辟的概括,他认为,王教授的研究有以下3个特点:一、用连续性打通古代-近代-现代,讨论关键问题。二、用比较的观点梳理中西历史脉络。三、用全球观点重构现代经济世界的起源。

  华东师范大学王家范教授表示,王教授在18、19世纪的比较上具有优势,并建立在对中国国情体察的基础上进行考察,中欧比较中的核心问题便是财政问题,因此从财政切入是很好的观察视角。
  其后,与会人员就明清以来财政史上诸多问题展开讨论,会议气氛热烈而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