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一曲振河山――《话说中国》丛书之一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06-03-14浏览次数:86

书名:大风一曲振河山――《话说中国》丛书之一
作者:程念祺
ISBN/ISSN号: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以下是本书的前言:

前言(大一统时代的辉煌与忧患)

天下人心不死

我们讲秦朝与西汉的故事,当然从秦始皇讲起,一直要讲到王莽称帝。

秦朝统一中国,在公元前221年。这是一个非常短命的王朝,公元前207年,它就“二世而亡”了。秦朝是被人民起义推翻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带头起来造反的,是陈胜和吴广。陈胜和吴广都是贫苦农民。陈胜曾经为人“佣耕”,想来他家里不是地很少,就是根本没有地。但他却对跟他一起造反的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来,他人虽穷,却很有点气魄。

像陈胜这样有气魄的人,当时是很多的。后来做了皇帝的刘邦,他在咸阳服役,碰巧看到始皇帝出巡的壮观的景象,就忍不住赞叹道:“大丈夫当如是也!”曾经做过西楚霸王的项羽,始皇帝东巡到会稽,渡浙江,他跑去看热闹。看到始皇帝车被华盖,在浩荡人马护卫下那种备极尊贵的样子,也羡慕得不得了,竟然脱口而道:“彼可取而代之!”

天下虽然统一了,而天下人却并不死心,这对秦朝的统治的确很不利。

做许多劳民伤财事

为了巩固秦朝的统一,秦始皇做了许多事。他自称“皇帝”,暗示自己不仅主宰人间,并且还主宰神界。他在咸阳建造了巨大的宫殿,虽然是为了自己享受,但也是要向天下人显示他是独一无二的神圣。为了保证皇权独尊,他对国家实行了全部的官僚化控制。中央有朝廷,地方有郡、县和乡、里,但都听命于皇帝一人。因为耽心人民造反,始皇帝制定了严刑峻法,收缴了天下的兵器,还摧毁了六国修筑的堡垒与城墙。而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他在中国的北部和西北部的漫长边境上,建造起万里长城。他还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有“驰道”从咸阳远抵吴、楚、齐、燕,有“直道”从咸阳附近的云阳直通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包头附近),有“五尺道”绵延于西南边疆,有“新道”连接着湘、赣和两广。这些道路的修筑,无非是为了便于皇帝的调兵遣将、物资运输和政令传递。为便于政令的传达,始皇帝甚至还统一了文字。而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则是他对帝国统一所作的经济上的安排。始皇帝当然不会认为,做了这些事,就足以使秦朝的统治“万世一系”了。他还焚书坑儒。以为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怀念故国和旧制度的人从此死心,可以从此使天下人无知无识,顺从秦朝的统治。

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还是非常怕死的。他派了许多方士出海,为自己寻仙问药,却又幻想着自己死后也能像活着的时候一样,拥有权力和尊贵。他为自己修筑的坟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墓室里不仅摆放着稀世珍宝,有水银灌注的江河大海,还排列着文武百官的位秩。

我们难以想象,始皇帝为了秦朝的万世基业,也为了满足他个人的欲望,究竟榨取了多少民脂民膏。中国的历史,自春秋而战国,战乱不已。为了这种战争,不知牺牲了多少的人力、物力和宝贵的生命。秦朝统一了,照说百姓都盼望着从此天下太平。始皇帝也曾把“黔首是富”这几个字,刻在石头上。意思是说,从此要让种地的人都过上富裕的日子。但是,他又要做这么多耗费人力物力甚至牺牲人命的事,这让种地的人又怎么过得下去!据学者们估计,秦朝的时候,朝廷掌握的人口约有二千万,但每年被政府征用的,起码不少于三百万。在秦朝的统治下,除徭役之外,老百姓还要向国家缴纳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税。这些税也是非常沉重的,超过了人民收入的一半。这样一来,“黔首是富”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说,这秦朝的统一,不仅没有使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战国的时候好些,反倒是更苦的。

“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朝的百姓总盼着始皇帝赶快死掉,那些有野心的人则盼着始皇帝死后,他们可以重新瓜分天下了。公元前216年的一天夜里,始皇帝在几个武士的护从下出宫,不意遭盗匪袭击。脱险后,惊魂未定的他,竟下令在关中地区实行大搜捕,前后二十日。这样被袭击的事件,当然不止一次。韩国的贵族张良,就曾以全部家财雇佣刺客,在始皇帝东巡至博浪沙(在今河南)时伏击了他。公元前211年,有一块陨石落在东郡,马上就有人将“始皇帝死而地分”这句话刻在了上面。

始皇帝终于在公元前210年病死在东巡的途中。继承皇位的,是他的一个十分不争气的儿子胡亥。胡亥在宦官郎中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的帮助下,篡夺了皇位,做了“二世皇帝”。赵高是胡亥的老师,他说服李斯跟他一起伪造始皇帝遗诏,让胡亥做了皇帝,所以深得胡亥的信任。他跟胡亥一起,把始皇帝的骨肉差不多都杀了,把他们不放心的大臣也都杀了个差不多。他是个大阴谋家,秦朝的大权自然很快就落入他的手里。赵高后来还杀了李斯,最后把胡亥也杀掉了。

胡亥继承秦朝的皇位,最多是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公元前209年,那时胡亥的帝位还没有坐热,就发生了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带领戍卒起义的壮举。这支起义队伍一开始并不强大,很少像样的兵器,不过是“揭杆而起”,但起来响应他们的人却很多。据说,秦灭楚,民间有传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想来,楚人对秦灭了他们的国家,是特别痛恨的。现在,起义首先就在楚地爆发,陈胜、吴广都是楚人,而起来响应他们的项梁、项羽和刘邦,也都是楚人。最后击败秦军主力的是项羽,首先率军入关进入秦都咸阳的是刘邦。这些事,好像正是应了那传言。

反秦起义爆发后,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六国的复立。而除燕国之外,各国的国王,都出自原来的王室和王族。陈胜的大将武臣,自立为赵王。武臣死于内乱,张耳、陈余就立赵国王室之后赵歇为赵王。魏国王室之后魏咎,则由陈胜的大将周�立为魏王。齐国的王族田儋,在狄县起兵,然后自立为齐王。陈胜死后,项梁找到流落在民间的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立为楚怀王。后来在韩国贵族张良的建议下,项梁又立韩国公子韩成为韩王。可见,当时在社会上,人们显然还很看重血统。陈胜攻下陈县后,他手下一个叫葛婴的将军,在率部向东进攻的途中,居然立了一个名叫襄疆的鲁国贵族的后裔为王。只是后来听说陈胜已在陈县称王,他才把襄疆杀了。而陈胜在陈县称王时,张耳和陈余就表示反对,说应该先恢复六国。陈胜没有听从他们的话,他们就耿耿于怀。后来他们挑唆武臣自立为赵王时,还以陈胜为例,说陈胜可以称王,为什么武臣就不能称王呢!但是,等到秦朝被推翻时,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其中来自六国王室或王族的,不过韩成、赵歇、田安、魏豹、田�五人。

刘邦做了皇帝

当初楚怀王与诸侯约定,率先入关者在关中称王。结果刘邦先入关,项羽却把他封为汉王,据有汉中、巴蜀之地。项羽表面上尊楚怀王为义帝,却嫌义帝碍事,把他杀了。后来刘邦东向进攻项羽,这是两条重要的口实。楚汉战争打了五年,最后刘邦胜利了。刘邦是个普通老百姓。他在沛县为吏时,她的老婆还要带着儿子女儿下地干活。但他却当上了汉朝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在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刘邦曾对自己的大臣们说,论运筹帏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比不上张良;论管理国家,使安定百姓,保证战争物资和兵源的供应,他比不上萧何;论带兵打仗,他也不能像韩信那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就是因为能够用好这些人;项羽之所以最终失去天下,则是因为像范增那样的人都不能信任。

刘邦得到了天下,很有点得意忘形。一个叫陆贾的书生,常在一旁提醒他,而且三句话不离《诗》、《书》。有一次刘邦听得不耐烦了,说天下是自己骑马打仗得来的,干嘛非要遵循《诗》、《书》上讲的那一套。陆贾反问他,是不是骑在马上打天下,就可以骑在马上治天下了呢。陆贾还借题发挥,讲了很多古今兴亡的道理,把刘邦说得心服口服。之后,陆贾奉刘邦之命,写成《新语》一书。他每写完一篇,刘邦就要来看,看了总要大加称赞,说写得好极了。《新语》这本书,流传至今。

郡县、分封与无为

秦朝实行郡县制,结果“二世而亡”,前后仅十五年。汉朝在地方上设立了郡、县,但也先后封过八个异姓王。他们是楚王韩信、赵王张敖、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后为卢绾)、长沙王吴芮。这是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一种结合。这些异姓王所占有的土地,加起来是汉朝天下的一半。异姓王在各自的封国内,更俨然是一国之君。封国的官员,除丞相由汉朝皇帝委派之外,其他都由各诸侯王自己任免,赋税和徭役也全都由各诸侯王自己征派。然而,除了长沙王吴芮,其他七个诸侯王,都被刘邦消灭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刘邦的兄弟和子侄。刘邦曾与大臣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他看来,血毕竟浓于水。他希望自己所分封的那些同姓王,会永远效忠汉家的皇帝。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于长乐宫,享年五十三岁。继承了皇位的惠帝刘盈,是个生性懦弱的人。而他的母亲吕后,却十分强干,有野心,并且非常毒辣。吕后用非常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刘邦所宠爱的戚夫人,还杀害了刘邦与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如意。对刘邦与另外几个妃姬生的儿子,她也不肯放过。惠帝死后,吕后甚至把他与宫女所生的儿子,也就是她自己的亲孙子都杀害了。为了使刘姓江山有朝一日能够改姓吕,吕后不仅残杀刘氏骨肉,还大封吕姓的人为王。当时朝廷中掌权的,也都是姓吕的人。刘吕两家,从此也结下了血海深仇。不过平心而论,吕后的为非作歹,不过是在宫门之内。刘邦死后,她继续任用萧何为相国。萧何死后,她又任用曹参为相国。这都是遵照刘邦的遗嘱。

经过战国、秦朝和楚汉战争,天下老百姓都已精疲力竭,都渴望能得到一点休息。那时社会上普遍信奉“黄老”,崇尚“清静无为”。汉朝的统治者接受了这样的思想,认为管理国家,统治人民,也应该一切从简,让老百姓得到休息和恢复,能够安居乐业。萧何任相国,根据这样的原则定立了制度。曹参认为萧何所定立的制度顺从了民意,也就一切遵守。所以,尽管当时宫廷之中充满了血腥,但天下的百姓,日子却过得还算安稳,虽不富裕,却也可以温饱。这就是“萧规曹随”的历史佳话。

盛世“削藩”与推恩

吕后死于公元前180年。她一死,当年跟随刘邦打天下的老臣周勃和陈平等人,就把吕氏满门杀尽。于是,朝臣们迎立代王刘恒,是为文帝。刘恒为刘邦的薄姬所生,为人仁慈、孝顺、宽厚,而他的母亲和舅家人也都是谨慎善良之辈,所以才被朝中的老臣们看中。文帝死后,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景帝。

文、景时期是西汉的盛世,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那时,各王国境内的事,都由诸王自己处理,中央政府及所设的郡县,政事一切从简,而且也不打仗,皇帝又非常节俭,所以国家支出很少。文、景时期,国家的田税不过三十分之一,但国库里还是放不下,只好任其暴露野外白白烂掉。那时,按国家规定,百姓除了交纳人头税之外,还要负担各种徭役。人头税必须用货币交纳,各种徭役通常也折合成货币来征收。所以,种地的人不得不把他们的收获物拿到市场上去换钱,然后再交给国家。这些钱被串成一贯一贯的,大都堆放在仓库里不用,锈得不成样子,串钱的麻绳断了,钱币散落,不知其数。

朝廷富了,各王国更富。文帝时,王国已有十八九个。于是有一个叫贾谊的书生提出,把诸侯王的土地分给他们的兄弟和子孙,王国多了,但缩小了,就没有力量跟中央对抗。文帝接受了贾谊的建议,但并不能真正实行。到景帝时,一个叫晁错的人,也是个书生,建议朝廷可以找借口削减王国的封地。公元前145年,景帝接受了晁错的“削藩策”,结果引起吴、楚七国起兵反叛。反叛者借口是要“清君侧”,即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景帝信以为真,就密令将晁错在长安市上斩首示众。但处死了晁错,反叛的七国并不肯退兵。可是三个月之后,这七国的叛乱就被朝廷镇压下去了。从此,各王国的官吏统一由朝廷任免,王国的军政和民政也一律由朝廷掌管。到汉武帝在位时,朝廷又规定,除了王太子继承王位之外,诸侯王的其他儿子,也可以在王国的封地之内分得一部分土地为侯。这一制度,就叫作“推恩”。这样一来,西汉的王国就被越分越小了。

儒术、有为与酷吏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去世。继承皇位的是太子刘彻,时年十六,就是汉武帝。武帝的老师卫绾,是个儒生。武帝因此深受儒学的影响。卫绾在武帝继位的当年,就建议“罢黜百家”。而前不久,一个叫董仲舒的儒生,也向武提出要独尊儒术。那时,朝野上下支持独尊儒学的人很不少。汉兴以来,各种学派的思想,在黄老“清静无为”的环境中,得以放任自流。现在,独尊儒学的呼声高了起来,说明一个“清静无为”的时代要结束了。

汉武帝从一开始就赞成尊儒。不过他并不是那种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心怀敬意的人。他只是想成为一个积极有为的君主,而不使汉朝的一切,到了他手里,还是继续放任下去。于是,他放弃了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对匈奴开始了连年不断的战争;他也不再像他的前辈那样,对民间追求财富的行为听之任之,而是对经济实行了非常严厉的国家管制;他甚至还把从来都属于丞相的权力,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

汉朝人的骨子里,始终有一种浪漫。汉武帝时有一个叫张骞的,是宫廷里的一个郎官。那时,汉武帝张榜征召使者去西域,联合大月氏国夹攻匈奴。张骞想要为国立功,欣然应征。他第一次出使,前后共十三年。其中十年被扣押在匈奴,在那里娶妻生子,却还是逃了出来,继续西行。直到找着了大月氏,张骞才回汉朝复命。后来,他又说服汉武帝派他再次出使西域,说是要让西域的那些大国东迁,占据匈奴故地,成为汉朝的睦邻。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没有达到目的。但正是这种浪漫,引导他走到了葱岭以西、一直远接罗马的西土,并且有了惊奇的发现,从而激发了中西文化与物质的交流。汉武帝的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是皇后的外甥。武帝为了让他能立功受封,派他去打匈奴。后来,他立了大功,汉武帝为他修建建了宏大的府宅,让他去看看。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想来他也同样也具有这种浪漫的气质。

也许,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确实迎合了汉朝人骨子里所具有的浪漫气质。但是,当时受到信任的,也常常会是那些心怀叵测的小人。武帝喜欢任用“酷吏”,汉朝的“酷吏”也就一下子多了起来。那时有个叫杜周的酷吏,有人指责他为天下执法,却不遵守朝廷的法律,而以皇帝的好恶来判案。杜周对指责他的人说,这朝廷的法律从来都是根据皇帝的旨意制定的,皇帝一时一地的好恶就是法。所以,凡是由皇帝交办的案子,杜周一定要牵连很多人。因为这种案子被他逮捕的人,前前后后有六七万。建议武帝“推恩”的主父偃,也是个很凶险的人,许多大臣为了避害,暗中给他送钱。而他自称辛辛苦苦游学了四十多年,却一直贫穷困厄,父母不当他是儿子,兄弟们不肯收留他,没有人愿意跟他交朋友。现在,自己已是日暮之年,要想得到尊贵,就必须“倒行逆施”,而不能按常理来行事。当武帝之时,朝廷中类似杜周、主父偃这样的人,是很多的。他们还相互提携,相互为用。

武帝晚年的忧虑

武帝晚年信任一个叫江充的人。此人十分阴险毒辣,知道武帝有更立太子的念头,就乘机陷害皇太子,结果被皇太子杀掉。但皇后、皇太子因此背上了谋反的罪名。皇后被迫自杀。皇太子带着全家逃匿民间,后来还是被官府发觉,也自杀了;全家除皇曾孙外,也一起遇难。此后,武帝决心立皇子弗陵为皇太子。弗陵就是后来的昭帝,当时才七岁,他的母亲是武帝所宠爱的钩弋夫人。可是,为了防止吕后故事重演,武帝还是狠狠心把钩弋夫人杀了。

武帝晚年,心中充满了忧虑。由于他的好大喜功,搞得国库空虚,人民贫困,天下很不安定,西汉的统治已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了。为此,武帝曾下罪己诏,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希望以此来安定人心。然而,更使他忧心的,是年幼的皇太子如何才能坐稳汉家的江山。经过反复的观察,他选中了霍光作为辅政大臣。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靠了霍去病的关系,在宫廷中任职,而且步步高升。不过他为人稳重,小心谨慎,因此深得武帝信任。

昭、宣中兴

昭帝继位时才八岁。从那时起,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掌管一切朝政。他的权势欲很重,却并没有要篡政的念头。与他同时受命辅政的,还有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上官桀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妒忌昭帝对霍光的信赖,勾结武帝的大女儿盖长公主等人谋反。这件事,曾经为汉武帝主持盐铁官营的桑弘羊,也被牵连进去了。这以后,昭帝似乎对霍光更加信任。在行过十八岁的成人礼之后,昭帝还是把一切朝政都委任于霍光。不过他是个短命的皇帝,二十岁时就病死了。昭帝没有儿子,霍光就立武帝的孙子刘贺为帝。这个刘贺是个顽劣放纵的人,做事情也不知轻重,只过了二十多天的皇帝瘾,就被霍光废掉了。当他被送出皇宫时,才恍然大悟地说:“我真是愚戆之极,哪里就能做汉朝的皇帝啊!”

这以后是宣帝继位。宣帝刘病已是故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的曾孙子。当年,他因为尚在襁褓,得以幸免一死,但还是作为犯人被关入长安狱中。在狱中,他曾受到一个叫丙吉的人的照顾和保护。出狱后,他先是住在外祖母家,不久又被收入宫中监养。长大后,他娶了宫中的一个低级官员的女儿,搬到民间去住了。这个刘病已很好学,也很好交游,身上颇有些侠气,对民间的各种人等,对国家治理的得失,都有切身的感受。他自己不平凡的遭遇,也使他深知人间冷暖,而且有很深的城府。当霍光在世时,他事事都不敢作主。但霍光一死,他就想方设法,把霍家人在皇宫、京城内外所掌握的兵权都解除了。最后,霍氏被满门抄斩,受牵连者有上千家。

昭、宣两代,因为不再像汉武帝那样好大喜功,对老百姓的剥削减轻了,对经济的管制也放松了,社会生产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这就是西汉历史上的“昭宣中兴”。但是,武帝时所形成的问题是严重的。比如酷吏的问题,就是一个顽症。昭、宣时期,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些缓解,但还是很严重。宣帝重用过一个叫严延年的人。此人在河内郡任太守时,因为好杀,当地人都叫他“屠伯”。昭、宣之后,酷吏问题更趋严重,一直到西汉灭亡。酷吏的问题长久不能解决,说明天下并不真正安定,而统治者对造成不安定的种种原因,似乎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武帝的遗产之一:相权虚置

武帝对相权的削弱,对西汉的历史也产生了致命的影响。宣帝时有个叫黄霸的人,曾经二度出任颍川郡太守。因为政绩第一,朝廷又提拔他做了京兆尹。京兆尹是京城地区的长官,地位要高于郡太守。黄霸在地方上做官做得很好,但却做不好这个京兆尹,不久就被朝廷发落回颍川重新做他的太守去了。这次他在颍川干了八年。据说当时的颍川,民风非常纯朴,儿孙孝顺,兄弟友爱,妇女贞洁,种田人之间也不再有田界之争,孤寡老者有人抚养,穷人也可以得到赡助,监狱里甚至没有重刑犯人,无论官吏还是百姓都心向教化,表现得都跟君子一样。后来,黄霸被任命为太子太傅,不久又官拜御史大夫。最后,他竟做了汉朝的丞相。但是,像丞相这样的大官,是管官的官。做丞相与做郡太守,是不一样的。汉代郡一级的地方长官,与朝廷三公以下的大臣大致是平级的,都是二千石;郡、县的其他官吏,品级从一千石至二、三百石不等。所以,郡太守治自己属下的官,一般不会受到什么钳制。这就容易在治民上做出成绩。黄霸在郡守任上,治绩全国第一,是因为他能治民。但作为丞相,要治官,而且差不多是与自己平级的官,黄霸几乎不知道做什么好。更何况这丞相的权力,在武帝时已被大大削弱了,并不是一个能真正有所作为的官职。做不来丞相,黄霸就只好什么也不做。就这样,他在丞相这一位子上碌碌无为,一直到死。

武帝的遗产之二:中朝专政

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另外建立“中朝”,来帮助自己决策施政。“中朝”高居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之上。“中朝”制度的建立,为外戚和宦官的专权,提供制度条件。昭帝和宣帝时,霍光能以辅政大臣的身份长期控制西汉政权,关健就在于他掌握着中朝。宣帝死后,历元、成、哀、平四世,西汉朝廷就是在外戚和宦官迭相擅权中度过的。汉朝最终亡于王莽之手,与此有很大关系。

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汉成帝的母亲。因为王政君的关系,王氏一门先后有十人封侯,而王政君的五个兄弟曾同日封侯。王莽是在汉成帝时当上了汉朝的大司马的。虽然哀帝继位后,王氏一门有过短暂的失势,但哀帝一死,王政君就立即收了皇帝玺绶,将朝政全部交给王莽处理,并和王莽共立了九岁的平帝。这以后,王莽就利用自己对中朝的控制,开始篡夺汉朝的权力。他先是当上了汉朝的“安汉公”。平帝十四岁早夭,他又立了宣帝的一个两岁的玄孙为皇太子,自己则“居慑”皇位。不久,他又自称“假皇帝”。公元8年,王莽终于改国号为“新”,做了新朝的皇帝。至此,西汉的历史就结束了。

末世景象:对虚伪的容忍和欣赏

尽管西汉的灭亡与中朝有很大关系,但还是有许多更深层的原因值得追究。大概还在汉宣帝时,天下就已有了关于改朝换代的神秘传闻。而“中兴”一经过去,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状况,更是愈演愈烈。从那时起,破产的农民往往沦为奴婢,像牲口一样被圈在栏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人不得不铤而走险,为盗为匪而求活命。社会如此不公正、不安定,人们对汉朝也就越来越丧失信心,而有关改朝换代的谣传自然是越传越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时的读书人、甚至是汉朝的宗室和功臣的后代,因为受了王莽的恩惠,也都起来为他的改朝换代制造舆论,认他为真命天子。

毫无疑问,王莽还是一个最大的伪君子。由于父亲早死,未及封侯,他本是王氏子弟中最孤弱的一个。但是,他除了博学(汉人对这一点是非常注重的)之外,看上去还具备了一个君子所必具的一切美德。而且官做得越大,他的口碑就越好。他当了汉朝的大司马,可他老婆待客时的穿着,竟有如一僮仆。但当时,人们对此除了惊讶,却并不感到是个问题。他的种种虚伪的行为,不仅没有引起人们的警惕,却还得到许多的赞美。

对虚伪的容忍甚至欣赏,也可以被认为是西汉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武帝时,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当了御史大夫,享受着很高的奉禄,却还盖着布被子,以表示自己具有节俭的美德。当时,一个叫汲黯的人实在看不过去,就当着武帝的面批评他虚伪,沽名钓誉。公孙弘内心是个很忌刻的人,但迫于压力,只好承认自己的确虚伪。可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武帝并不以为这有什么虚伪,反觉得公孙弘的气量很大,从此对他的为人更信任了。

这种对虚伪的容忍以至于欣赏,导致了假人假事的司空见惯。元帝时的丞相匡衡,是当时的名儒。元帝宠幸宦官石显,匡衡就对石显阿谀奉迎。到了成帝时,石显失势,匡衡又马上站出来揭发他的种种罪行。又比如一个叫张禹的人,成帝时为丞相,也是一时名儒。此人对什么样人,就有什么样的态度。他有两个好学生,一个叫戴崇,一个叫彭宣。戴崇为人随和,少规矩,张禹引以为知音,经常请他在相府的后堂饮酒,有妇人陪伴,有乐人演奏。而彭宣平时表现得恭敬俭仆、谨言慎行。张禹跟他在一起,觉得不投机,就只是谈论学问,心里却很疏远他。后来戴崇和彭宣都做了高官,两个人都觉得自己跟老师相处得很舒服。匡衡和张禹,身为名儒,又是一朝丞相,却都是这样首鼠两端而八面玲珑。那么,对于当时的读书人和官场风气,我们也可以想见。实际上,既然虚伪可以获得普遍的容忍和欣赏,西汉的一切堕落就都不可挽回了。

以上所说,也许能使人对秦与西汉的故事发生兴趣。必须申明的是,本书中的一百三十多个故事,是根据《史记》和《汉书》写的,故事材料的取舍则主要参考了《资治通鉴》,而所有故事的结构,基本上依照了《史记》和《汉书》的原样。虽然如此,这些故事经笔者重新写出,或许已不再能保持其“原汁原味”的万分之一。做这样的事情,本就是非常冒昧的。但考虑到现许多中学生并不能阅读司马迁和班固的原文,也只好勉强做了。也许,个别学生读了这些故事,会有兴趣去看它们的原文。而看过它们的原文之后,会以为笔者根本就不知天高地厚。即便如此,笔者亦引以为幸。既然圣人文章俱在,又何劳我辈多此一举!至于这篇所谓的“前言”竟写成现在这个样子,纯粹是因为自己孤陋寡闻,如果硬要讲出个子午卯酉,恐怕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