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历史所举办建所五十周年系列讲座(之三)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06-05-30浏览次数:160

历史所举办建所五十周年系列讲座(之三)

  2006年5月23日,历史所举办建所五十周年系列讲座,本所钱杭研究员、金大陆研究员分别作题为《关于日本靖国神社的几个问题》以及《崇“武”的审美及其蜕变:1966-1976年上海服饰变化》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会场气氛热烈。

  钱杭研究员的报告,以翔实的图文资料对日本靖国神社的历史和结构展开论述,并分析了支撑靖国神社的基本理念。他指出,靖国神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其前身“东京招魂社”,是为纪念日本内战中战亡士兵的军魂而建,第二阶段开始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机器的一部分,第三阶段开始,靖国神社开始供奉“战争罪犯”。靖国神社合祀甲级战犯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根本问题在于1952年制定的《战伤病者战没者遗族等援护法》,这个关口的失守,导致以后的一切都成为自然而然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钱杭认为,首要的责任在日本政府,但更重要的是支撑政府的社会基础。程兆奇研究员在评论中指出,报告非常精彩,靖国神社是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问题,关系到中日关系,并据此提出,究竟怎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所在?

点击放大
钱杭研究员作报告

  金大陆研究员通过对上海文革时期民众的服饰选择,体现上海民众审美情趣及其蜕变。他提到1966年8月,一身军装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派的身份认同和标识,一时之间成为席卷全国的风尚,而在上海,一身军装主要集中在红卫兵和各类造反派的骨干队伍中,没有成为群众性的集体衣装。从1966年到1974年,文革路线在上海一以贯之,对社会的控制也特别严密,而独尊武装,泯灭红装,以崇武的审美熄灭万紫千红的要害是违背生活至理,人性至理的,民众的审美也渐渐发生着蜕变,走向反面。

点击放大
金大陆研究员作报告

(历史所 饶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