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场“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美国著名中国学家艾恺教授到历史所讲学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06-06-22浏览次数:37

一场“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美国著名中国学家艾恺教授到历史所讲学

  6月19日,应熊月之副院长的邀请,美国著名中国学家、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艾恺教授到我院历史所讲学,并作题为《后现代主义批判》的演讲。演讲会由周武研究员主持,60余位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出席。

  艾恺教授(Guy Salvatore Alitto)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学家和亚洲现代化问题专家。他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亚洲问题和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早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硕士)、哈佛大学(博士),师从美国著名中国学家费正清与史华兹,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与芝加哥大学,主要著作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等。

  此次演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近年来美国学术界致力于研究特定的哲学和思想信条――“后现代主义”(包括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阐释上,并藉此提出几个问题。首先,艾恺解释了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关系。后现代主义的运动领袖以福柯、德里达为首,大部分学者否认其为一场运动,甚至于否认其存在,也不愿为其下定义,因为这本身就违背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念。也正因如此,后现代主义没有任何独立的裁量标准,它也使后人很难作出批评。解构主义主要集中受到文学写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包括对社会结构、组织认同的多元化、伦理体系的怀疑和不信任。其后,艾恺对后现代主义提出尖锐的批判。他认为,后现代的实质性在于批评传统,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一直发展到现在。后现代主义者极端主体化,反对真理,他们认为真理是启蒙主义的产品,等同于恐怖,应予以摈弃。后现代主义者又是极端浪漫派的个人主义,主观武断,反对客观,反对自然。美国学术界也曾有人对后现代主义提出批评但凤毛麟角。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似乎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很少有人对其提出反驳和意见。艾恺认为,后现代主义缺乏实在的内容,其观点陈旧、老套,往往是不言自明的观点,缺乏实在的内容。在认识论上追随自己的尾巴,永久无尽地进行一个循环的游戏,永远无法抓住其实质。最后,艾恺对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走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表示后现代主义思潮绝大部分标奇立异,内容缺乏实质,希望中国史学界各位同仁勿受其影响。

  艾恺教授的演讲淋漓酣畅,而且幽默风趣,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兴趣,反响热烈。不少学者就后现代主义的相关问题与艾恺教授进行了商讨。

(历史所饶玲一)

点击放大
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恺作《后现代主义批评判》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