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6期 目录 (总第103期)
| [现代史研究] | |
| 思想改造运动中的潘光旦 ――潘光旦“历史问题”的由来及其后果 | 杨奎松 | 
| 建筑中的意识形态与民国中山纪念堂建设运动 | 陈蕴茜 | 
| 1945至1949年上海米商研究 | 马 军 | 
| [近代史研究] | |
| 论中国近代青年产业工人的历史命运 | 马庚存 | 
| 清末烟苗禁种与反禁种的历史考察 | 邵 雍 | 
| 清末的改良与革命 ――从戊戌后思想启蒙看有志之士的觉悟与抉择 | 汤仁泽 | 
| 两江总督的定制及职掌探述 | 龚小峰 | 
| 论郑观应的道教信仰与经世实务之关系 | 张秀莉 | 
| 袁世凯幕府与清末新政 | 李志茗 | 
| [社会史研究] | |
| 论湘湖水利集团的秩序规则 | 钱 杭 | 
| 女子学堂与辛亥革命 | 李益彬 | 
| [古代史研究] | |
| 董仲舒思想文化与西汉中前期的政治变革 | 陈祖怀 | 
| 明代赋税征银中的负面问题 | 黄阿明 | 
| [城市史研究] | |
| 从鼎盛到中落 ――上海作为全国外贸转运中心地位的变迁(1864-1930) | 唐巧天 | 
| 上海商界与关税特别会议 | 陶水木 | 
| [研究述评] | |
| 论吕思勉的宋史观 | 虞云国 | 
| 章学诚的“才智类型”论 | 章益国 | 
|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解读 | 谢 维 | 
| 文化的水与嬗变的社会 ――读行龙新著《以水为中心的晋水流域》 | 邓宏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