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国城市史研究
――历史研究所2007年系列学术报告之六
冯志阳
2007年7月10日上午,美国乔治亚州理工大学卢汉超教授应邀在历史研究所会议室为全所科研人员发表了题为“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概况及分析”的学术演讲,演讲会由周武研究员主持。
报告中,卢教授首先用十二个字概括了美国中国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趋势,即从外到里,从上到下,从大到小。具体到美国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卢教授认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5―1985年),从农村到城市,以城乡关系为关注的焦点,以施坚雅的研究最受瞩目。施坚雅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的城乡差别并不大,城乡差别的出现和扩大是现代化的结果,是19世纪末之后才出现并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的常态。卢教授指出,与西方社会城市向来优于乡村的传统不同,传统中国社会的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他认为,对于城乡关系问题的关注和考察是美国学界长期以来都十分关注的课题。
第二阶段(1985至20世纪末),上海史研究一枝独秀。此一时期,英语世界出版的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以上海为主,其中又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重点。卢教授用“量大、题广、质优”六个字概括这一阶段美国学界的上海史研究特点。具体而言,“量大”:整个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有两本关于上海的学术著作出版,即使美国本土的许多大城市如纽约等,以及欧洲的许多大城市如伦敦等,都无法达到这种程度;“题广”:选题广泛,从工人、警察、妓女到企业、同乡组织,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再到49年后,孤岛时期的上海也没有被遗忘;“质优”:从事上海史研究的学者都是美国的中国学界中的领军性人物,如魏斐德(已去世)、裴宜理、高家龙、叶文心等,而关于上海史的著作也经常获得“费正清奖”和“列文森奖”,如《上海罢工》、《上海警察》、《危险的愉悦》和《霓虹灯下》等。
卢教授同时也指出,这一时期,除了上海之外,罗威廉关于汉口的研究和史特兰关于北京人力车夫的研究也十分引人注目,而且一度十分热闹的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讨论即肇始于此。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城市研究全面开花,关于中小城市的研究逐渐增多。卢教授以扬州和苏州为例,介绍了美国学界关于中国城市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关于中国中小城市的研究还很不够,这将是美国的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一个趋势。
关于美国学界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现状,卢教授还专门制作了一个著作目录,涉及到的城市,除了上海之外,还有北京、天津、哈尔滨、济南、成都、重庆、武汉、南京、南通、苏州、扬州、杭州、广州和拉萨等。
在这场信息量极大的学术报告结束之后,与会学者频频向卢汉超教授提问,宾主双方进行了热烈而愉快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