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老上海期刊经典――上海生活(1937―1941) |
作者: | |
ISBN/ISSN号: | 吴健熙、田一平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内容简介: | |
上海人曾这样活过…… 丁之方 人们的生活有繁有简,有奢侈,有节约,但总是脱不了衣食住行这几块,一向以时尚著称的“上海生活”当然也是如此。 这里的“上海生活”是指一本出版于1937至1941年间名曰《上海生活》的“广告月刊”,随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闻报》免费分送订户,并由《新闻报》副总编辑、以编辑副刊著称的报人严独鹤任名誉主编。自晚清到民国,在上海出版的《新闻报》素有工商业者“行情纸”之称,因其传播的信息关乎国计民生,故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这种广泛性,当然影响到这份每月按时放入订户信箱的“广告本”,它虽然也会每期不拉地“登载些身边文学、舞场动态及电影明星私生活之类的文字”,但字里行间却时时在告诉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会里谋生的秘诀。堪称60多年前的先辈留给后人的一本“通俗生活经济学”案例汇编。 就以“食”为例吧,上海人对于日常饮食的讲究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尤其是开埠以后“中西合璧,南北东西俱全”,完全称得上是“美食天堂”。虽然日后的广州夺得了“美食之都”的名声,但上海“各个家庭私厨可以烹饪,用不着请教菜馆。……聪明的主妇们精于配料,擅长选菜,调味老手,则惠而不费;经济食谱,家人聚食,邀亲约友小酌,更比菜社津津多味,真‘价廉多味’呢!”(摘自《上海生活》1939年第4期《上海人春日生活》一文)这也是研究上海历史的专家们的发现,“老上海”们继承了江南大族的传统,真正“顶级”的美食是出自家庭私厨之手,而菜馆只是供过埠商旅或社交应酬之用。今天的上海人依然来自五湖四海,但依然是全中国最擅长做家宴的“族群”,这是老上海的流风所及。 再说“住”。这是大约从开埠后不久就一直困扰上海人的大问题,于是“有许多空地,现在不是都早成了市房,从前荒僻的地方,现在变成了市廛栉比的新马路,连跑马厅(作者注:今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地区)一角也改建市房数十楹。”住房紧张,于是就有“二房东别出心裁,叠床架屋,当小客栈一样方式租借给人,有了二层阁、三层阁的房客不算,阁楼上还要借铺场给人,早出晚归。甚至露台上盖几张马口铁,搭一个棚,也可招租。往往一家石库门,住上七八家,每家六七个人,外加乡下避难出来寄住的,足有五十人左右……(摘自1939年第11期《上海“人”》一文)换成今天的语言,便是“群租”。只是租客当时仅限于上海滩的中下层市民,如今的“群租客”还多了不少外国留学生与背包旅行客,色彩更加丰富了,流传开来的故事也更加精彩。 其实,在上海生活的诀窍,最重要的便是一个“人”字。五方杂处,华洋混居,要想谋生,当然必须在“人浮于事”的“人”上多动脑筋了。于是各种服务行业在上海就特别发达,有些专用名词如“鸡粥店、活鱼公司、出门教舞、修皮鞋立等可取”等,一直流传至今。而有些在流行了一段时间后就销声匿迹了,如“女子擦鞋公司”。这是上世纪“八一三”战后,约于1939年开始流行一时的风气。“所谓女子擦鞋公司,租了一间很狭浅的门面,玻璃橱内陈列着几双皮鞋和若干鞋油,里面陈设着克罗米的沙发。几个女人年纪都是很轻,穿着白色或其他颜色的一式衣服。你走得进去,她们会替你把皮鞋脱将下来,照了你皮鞋的颜色,用鞋油或鞋粉很快地替你擦亮,好像是受过擦皮鞋的特殊训练的。鞋子擦亮了,替你穿到脚上,会过了钞,更含笑地送你到门口,说声再会,下次再请过来。”(摘自1939年第7期《从女子理发说到女子擦鞋》一文)据说当时在南京路、静安寺等地都有类似的女子擦鞋公司开张,堪称一道颇为独特的都市风景线。至于“女子擦鞋”止于何时、又是如何消亡的,便不得而知了。也许是爱赶热闹的上海人新奇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觉得让街边的流浪儿擦鞋来得实惠自在,于是冷落了多少有点眩人耳目的所谓“女子擦鞋行”。不过老上海的一些生意经其实是很值得今人研究的,有专家指出,老上海的生意经在如今的港台地区仍“阴魂”不散,那里的商业街从大格局到小细节都能窥见老上海的影子。 读《上海生活》,不仅可以重温上海往事,其中自然是趣事多多,从中找寻有益于我们今天生活的点滴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重现诸多已被岁月湮没的旧上海的社会生活细节,那可是治上海史者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有鉴于此,两位有志于发掘整理老上海经典报刊的中年人,打开了这套已尘封65年的《上海生活》,从中精选出能生动反映当年这座城市生活的58篇文章,分门别类,并配以同样传神的老上海漫画,相映成趣,付梓出版。不过,编者虽将不同的文章做了比较细致的分类,但从研究的角度看还稍嫌凌乱。此外,日后若有续编问世,不妨多选入些着重细节描绘的篇章,因为今天的读者似乎更关心生活的细节,回顾历史也是这样。 ――转载自《上海证券报》2006年9月20日“书评”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