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入门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07-11-25浏览次数:30

书名:《老子》入门
作者:罗义俊
ISBN/ISSN号: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约17万字。以下是本书引言:

基本观念与范畴解读

引言: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一、老子思想源远流长

纪元前六世纪到前二世纪,春秋末期与战国时代,中国历史经历士第一次政治大转型、文化大危机。对这一历史时期作出思想反应的,是中国哲学的第一次运动。这个以后除民初思想自由与之差近的无可比拟的时期,正处于世界史上经典思想家出现的轴心时代。老子与孔子并为这场哲学运动的首席思想家,《道德经》与《论语》并为这个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宝典。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承先启后地开启了思想家们独立运思的诸子时代,于周文疲敝、礼乐崩坏之际,共同参与了中国文化据旧开新的重建。

《老子》思想影响深远,为道家学派所宗(尽管“道家”这一名词要到纪元前二世纪汉丞相陈平才使用)。在以后的两千多年中,道家与儒家并为中国百代之显学。据台湾学者严灵峰《中外老子著述目录》的调查,历代《老子》的注疏,大约有七百余种。《老子》思想对西方也有广泛的影响。唐玄奘以后,有梵文本、日译本、拉丁文本、法译本、俄译本、英译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长期从事向西方传播中国哲学的陈荣捷先生尝著文指出:“(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英文译本已经超过四十种,几乎每隔一年有一种新译本。”(《中国哲学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4年,页179~180)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是基督教《圣经》,其次就是《老子》。

西方哲学家颇重视老子思想。从十九世纪的黑格尔到二十世纪的海德格尔、雅斯贝斯、维特根斯坦等方大哲视道家为最能代表中国哲学的思想,或研究,或翻译。老子对西方发生影响的思想就是“道”。海德格尔曾明确表示他用以批判西方整个文明的“存有思维(thinking of being),其实早就蕴蓄在中国道家老、庄“道”的体验中。尽管如黑格尔般抑孔扬老,“把老子想升华为中国古代意识(按即谓老子才是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这是不合于历史的“(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页303~304),但确能说明老子思想之深远。

二、道是承前启后的传统观念

“道”在老子的思想、中,是一个承前启后、据旧开新的观念。21章说“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说的就是“道”观念的传统性、继承性。“自古及今”,傅奕本、范应元本、帛本作“自今及古”,马叙伦、高亨、蒋锡昌、朱谦之认为当作“自今及古”。其理由有二。一是古与去、甫韵。二是高亨所说:“今始有道之名”《子正诂》页53);“道这个物,是古时就有。道这个名,是老子今天给的”(《老子马王堆汉墓帛书》页122)。其实均未必是。盖,今与真精、冥通韵,其协韵的理由已不坚强。第二理由则完全不能成立,非但理解上有偏执,更不合历史事实。自古及今云云,意谓道之名自古延续至今;自今及古云云,意谓道之名可由今追溯到古代,二者在时间的意义上并无实质区别,都是讲道的恒久性,讲道的名千古常在,只是表明老子对道有一个历史向度的思考,并不含有“今始有道之名”的意思。主张“为而不有”(10、51章)的老子并不自以为道这个名是他“给”出的。14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62章“古之所以贵此道者”,支持了“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说法的成立。

三、道背后的历史长传统

事实上,“道”的观念不是春秋末期突然冒出来的,背后有一个很长的历史文化传统。

其名,至少殷周之际已经出现。殷季的《散氏盘》、周初的《比干铜盘铭》都有“道”字。“道”一观念流行于东周人的意识世界。仅仅翻开记载西周后期至春秋战国之际(前776~前453)史事的《国语》,不仅智、勇、忠、信、仁、义、礼、和,就是《老子》中的道、德两大名词,都是政治和思想领域的常见话语。而且,由其“有道”与“无道”、“不道”对立的使用,如“杀无道而立有道”(卷九《晋语三》),可知“道”已成为东周时代意识中评估人世间政治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由其“天道”、“天之道”与“人道”、“人之道”、“民之道”的话语相对,也透现了“道”的形上企向。凡此,构成了《老子》论道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当身语境。

这一以有形上意义的“道”为最高价值观念的语境,无论老子任职守藏室史的周王室辖区,还是其故乡楚国,都未能例外。如果我们再将《老子》与《国语》对检,还可发现,二者有语言上的相似性近同性和某些观念的联系性,如12章谈“五色”、“五音”、“五味”,而《周语中》亦谈“五味”、“五色”、“五声”;63章言“报怨以德”,而《周语中》亦言“以怨报德”、《晋语三》谈“以德报怨”;21章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而《楚语上》亦有言“进退周旋,惟道是从”;79章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晋语六》亦有言“天道无亲,惟德是授”等等。可见,《老子》话语与其时的时代语境有着交融性。“道”的观念是殷周以来历史文化传统的产物。我们没有必要作意地为了抬高老子及道家而把“道”说成是老子的专利。“道是学者所共言。各人有各人之道,没有人独占的”(陈荣捷《中国哲学论集》页165)。任何作意都与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思想相悖离。

老子哲学不是脱离文化传统与时代问题的悬空揣想和逻辑推理,老子话语与时代语境的交融性表明着他对传统与时代有着真实的感受。表明这种真实感受的话语特征是批判性而非歌颂性,55章哲学命题“不道早已”之“不道”,其实与《国语》中的“无道”、“不道”,以及《论语》所谓“天下无道”(《季氏》)、“天下之无道久矣”(《八佾》)一样,正是对春秋末周文衰敝、礼崩乐坏的存在感受。“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只是感受到道在历史长河中“绵绵若存”(6章)的恒久性的实话实说。而且,这个实话实说已经包含着“自今及古”的回向反观,表示着古今之间的来回思路。老子哲学是由人生实感而来的,是对“道”的名实与时代问题的哲学反思。

这个反思的成果,就是从言道的文化传统中开出一大道冲虚的形上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