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6期 目录 (总第109期)
| [近现代史研究] | |
| 新中国土改背景下的地主问题 | 杨奎松 | 
| 论中国近代科研机构体制及其特征 | 张 剑 | 
| 张驰有道:从圣芳济学院看近代在华天主教中学的一种管理模式 | 施扣柱 | 
| 沈敦和与中国红十字会 | 周秋光 曾桂林 | 
| 论民国时期陈垣的交游世界与私谊网络 ――以基督宗教界为中心 | 刘 贤 | 
| [古代史研究] | |
| 先秦儒道“内圣外王”说会议 | 陈祖怀 | 
| 从人口性比例和疾病状况看西域在汉晋时期佛教东渐中的作用 | 高 凯 | 
| 孔融《上书请准古王畿制》系年考 | 龚志伟 | 
| 道门威仪考 | 周 奇 | 
| “排年”新考 | 刘文香 | 
| [社会史研究] | |
| 明清以来江南民间信仰中的庙界:以苏、松为中心 | 王 健 | 
| 近代华北庙会与乡村社会精神生活 ――以山西平鲁为个案 | 谢永栋 | 
| [城市史研究] | |
|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从竹枝词看近代上海文化风气的变迁 | 王 毅 | 
| 从知识体制中心走向自由媒体市场 ――“新月派”文人在上海 | 叶中强 | 
| [研究述评] | |
| 超越地域的疆界:有关区域和区域比较研究的若干思考 | 唐力行 | 
| 走向田野与社会:社会史研究的本土化取向 | 邓宏琴 | 
| 澳门金石与澳门文化 ――简说《金石铭刻的澳门史》和《澳门――殖民沧桑中的文化双面神》 | 何泉达 | 
| 城市研究的历史情境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学术研讨会暨亚洲新人文联网会议综述 | 岳钦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