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本《通典》刊刻年代和学术价值
虞万里
一
明清以来藏书家珍视宋本,偶得一帙,便什袭珍藏。传至今日,已价值连城。但所谓宋本,大多是南宋刻本,真正的北宋监本或坊本,早已稀若星凤,即在收藏丰富的著名图书馆,也是难得一睹。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的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唐代杜佑《通典》,则是确乎无疑的北宋刻本。展卷摩挲,九百多年前的版刻风貌跃然纸上。
《通典》为唐杜佑纂辑。佑(735~812)字君卿,京兆府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元和姓纂》卷六载,佑乃关中名族,祖上自元魏、北周而下,累世官宦,显赫当时,故其初以门荫入仕,为郡县佐贰。大历三年(768),入韦元甫幕。历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官至司徒同平章事、兼充弘文馆大学士,封岐国公。贞元十七年(801)在淮南上表,并使人诣阙献《通典》二百卷。《通典》以食货为首,依次分为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全书计二百数十万字,征引唐以前典籍达二三百种。
作者简介:虞万里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原 载:《文汇报》学林版2008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