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关于西方礼俗的论辩
熊月之
[摘 要]中西礼俗有许多不同之处.近代以降,申西接触渐多,西方礼俗渐为中国人所知,关于西方礼俗的介绍、评论日渐增多。斌椿、郭嵩焘等使西或西游的人,对西方的礼俗见之更多,晓之更深,多有介绍。最为集中的是傅兰雅翻译的《西礼须知》、《戒礼须知》与刘式训译编的《泰西礼俗新编》,介绍了西人从出生到婚葬的各种礼俗。19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对西方礼俗有褒有贬,对西人守时、朴实等习俗比较赞赏,对妇女参加社交之礼俗颇有微词。随着学习西方热潮的兴起,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对西方礼俗的正面评价日益多了起来。到20世纪初年,已有人认为西方礼俗发手情,根乎性,敦厚淳朴,可与中国上古三代相媲荚,中国应该努力取法。在中西接触中,中西都有人讥刺对方札俗,以已为美、以人为丑,以已为文、以人为野,这些都是文化沙文主义的表现。
[作者简介]熊月之(1949-),男,江苏省淮阴市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历史与文化研究。
发表于:《学术月刊》杂志 2008年 8月 2008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