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本所硕士研究生<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09-06-08浏览次数:379

欢迎报考本所硕士研究生

1.历史所简况

2.研究生培养、教育总体概况

3.拥有的学位点及批准时间

4.学位点及学科在国内外的地位、社会影响

5.学科及学位点的教学、科研特色和优势

6.学科点的课题、获奖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

7.导师队伍情况介绍

8.其他的培养条件及特点、优势。

 

1.历史所简况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10月,当时属中国科学院;1959年9月,划归上海社会科学院。本所现有“上海城市史研究”、“传统中国研究”两个重点学科和“近代中国社会研究”特色学科。设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上海史、思想文化史五个研究室,另设《史林》杂志编辑部和图书资料室。全所共有50人,其中研究员11人,副研究员19人,外聘研究生导师3人。经过五十年的积累和几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本所已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史学重镇。其中尤以上海城市史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研究和传统中国研究最具特色和实力。

上海城市史研究是本所自建所以来学科建设的重点,已出版15卷本《上海通史》、12卷《上海史译丛》等重要论著和译著,另外还编纂出版了《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等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史料集,以及《近代上海大事记》、《现代上海大事记》、《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等权威性工具书,近期还将推出800多万字的《上海大辞典》和26卷本的《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等,这些成果已奠定了本所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和声望。目前已开始在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行“上海学”理论概括和理论提升,力争形成富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上海特点的都市学或城市学研究。

近代中国社会研究也是本所传统的优势学科,熊月之研究员的西学东渐研究,程兆奇研究员的抗日战争史与中日关系研究,等等,都极具特色,展现了雄厚的实力。

传统中国研究则是本所最近几年设立的重点学科,它以本所研究力量为基础,整合分散在本院其他研究所的相关研究力量,已形成了一个阵容整齐、梯队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其中芮传明研究员的中西交流史研究,虞万里研究员的学术史研究,等等,都备受学术界瞩目。

由本所编辑出版的《史林》(双月刊)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核心期刊之一,深受国内外学术界同行的关注和好评。

本所的目标,是以上海城市研究、传统中国研究、近代社会研究为主攻方向,同时积极鼓励和拓展其他领域的研究,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学术氛围,不断扩大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史学研究机构。

返回顶部

 

2.研究生培养、教育总体概况

本所自195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迄今为止已培养了70余名历史学硕士。一些毕业生已经成为各自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

返回顶部

 

3.拥有的学位点及批准时间

本所已拥有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批准时间2006年)和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一级学科:历史学  060100

二级学科:

(1)06010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2)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4)060104历史文献学(5)060105专门史  (6)060106中国古代史  (7)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返回顶部

 

4.学位点及学科在国内外的地位、社会影响

本所的硕士学位点中,以专门史(上海史)、中国近现代史学位点设立的时间最久,培养的研究生最多,优势也最明显。其他四个新设立的学位点,也都配备了强大且富有经验的导师队伍。

由于本所招收的研究生较少,相关学科的研究特色明显,研究实力强劲,因此每一位来所就读的研究生都有可能得到最悉心的指导;本所与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本所研究生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国际学术界的前沿动态和参与国际学术交流,选送优秀的研究生到海外著名学府访问或深造;本所近年来承担众多的重大研究项目,因此本所研究生有机会提前参与到更多的研究实践中去,获得更直接的学术训练;本所拥有自己的杂志,因此本所研究生又拥有更直接地展示自己才华的学术平台。

基于这些优势,本所培养的研究生大都表现优秀,成绩突出。

返回顶部

 

5.学科及学位点的教学、科研特色和优势

历史学一级学科招生专业以及研究方向、特色和优势

专业

研究
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研究生导师
060105
专门史
上海城市史探讨上海城市发展的进程、特点,对中外城市进行比较。注重理论,强调通识和思辩,但不废实证功夫。使学生对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变迁有深入了解。熊月之(研究员)
上海城市社会经济变迁史了解近代上海社会经济变迁;系统梳理上海发展历程,从东南沿海的一个普通县城,如何壮大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东亚著名的都会,背景与原因分析;相关理论的介绍;进行几个专题讨论;要求在重视史料的同时,须注重研究方法、视角上的创新与突破。马学强(研究员)
宋钻友(研究员)
上海社会文化史研究上海城市文化变迁的进程、西学东渐、传媒史、出版史、旧学史、文化产业等,注重思想文化变迁的理路及社会背景,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兴趣。思辩与实证并重,强调思想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关联,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密切关系,其意义在于为现今的思想文化变迁提供一面镜子。周武(研究员)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主要研究内容:近代政治思潮变迁;革命与改良;民主政治方案与实践;政治制度变迁;党派与政治社团;政治人物等。特色与意义:侧重剖析近代政治变革的艰难,使学生对政治变革保持一种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程兆奇(研究员)
王维江(副研究员)
陈同(副研究员)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主要研究内容:西学东渐史;民主思想史;出版史;传媒史;旧学史等。特色与意义:思辩与实证并重,强调思想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关联,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密切关系,其意义在于为现今的思想文化变迁提供一面镜子。熊月之(研究员)
马军(研究员)
王维江(副研究员)
张剑(研究员)
王敏(副研究员)
中日关系史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从多个角度研究中日关系史、抗日战争史。
特色与意义:要求在重视史料的同时,注重研究方法、视角上的创新与突破。
程兆奇(研究员)
现当代社会史研究主要内容:以研究现当代社会生活史为重点,从多个角度考察近数十年来中国社会变迁。
特色与意义:建国初期的中国城市生活;上海文革史研究。注重当代文献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强调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通过扎实研究与具体分析,从中吸收历史的经验教训。
金大陆(研究员)
060106
中国古代史
中外关系史主要研究古代中国(主要是中原王朝)与域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种的交流关系;在地理上以西、北方向的陆路交往为主体,在内容上以文化与宗教为核心。其意义是:在�清历史真相的基础上,揭示“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粹取可予今天借鉴的精华,服务于现代社会。芮传明(研究员)
经学与经学史以研究解经原典(历代解经著作,如《通志堂经解》和《皇清经解》中著作)为主攻方向,兼及与该书相关的学术史,目的在于切实地为构筑真实的经学史制造砖与瓦。虞万里(研究员)
中国古代经济史主要研究中国经济史中的财政与市场、赋税变革与土地制度变迁、小农经济“低投入-产出”效应分析,以及变法类型等。以一系列新概念研究中国经济史,是为其特色。这对推动中国经济史研究以及经济史学的发展有相当的作用。程念祺(副研究员)
060104
历史文献学
古代文献学对古代文献的基本情况有初步而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深入某一专题,从事研究。虞万里(研究员)
近世文献学利用本馆藏书,挖掘整理近世特别是晚清民初的报纸杂志,进行初步研究。陈克艰(研究员)
马军(研究员)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讲述历史考古学方法论,探讨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古代文物,并对古器物鉴定有所研究。理论的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能力,注重在实践中提高。通过历史时期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考古学专题研究,和从事博物馆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杭侃(教授)
张岚(研究员)
张明华(研究员)
06010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区域史理论与区域史研究分析中国区域社会的类型,研究地方特点,介绍区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地方文献的收集、鉴别,强调个案意义,注意共同体理论,特别注重区域社会生态的复原以及运作过程。马学强(研究员)
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介绍西方史学的发展理路,注重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培养研究生的理论兴趣,了解西方学术史发展,开拓视野。王维江(副研究员)

返回顶部

 

6.学科点的课题、获奖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

本所承担的课题众多,其中包括参与编纂国家新世纪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清史》和《中华大典》,以及上海市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大辞典》和《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等。

近年来本所丰硕的研究成果中,不少获得重要的学术奖项,如《上海通史》获得国家图书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还有数十项成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本所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也非常活跃,每年至少主办两到三次国际性或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与国内外学术界建立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接待数十批国内外学人来所访问交流,每月至少邀请一到两位知名学者来所发表演讲,形成了“以自己的学术拓展海内外学术交流空间,以不断拓展的学术交流空间促进本所学术的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

返回顶部

 

7.导师队伍情况介绍

本所现有导师13位,具体介绍如下:

熊月之(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市政协委员、历史学会副会长、史志学会副会长,《史林》杂志主编等。获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城市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研究。著有《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一代革命文豪章太炎传》、《冯桂芬评传》等多部专著。主编《上海通史》、《海外上海学》等多部著作。发表近代史、上海史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芮传明(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中亚史、古代宗教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大唐西域记全译(详注)》、《东西纹饰比较》(合著)、《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志》、《古突厥碑铭研究》、《淫祀与迷信――中国古代迷信群体研究》、《巫术的兴衰》(译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合译)、《上海歹土》等。另有中外关系史、中亚史、古代宗教等方面的论文近百篇。

周 武(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现为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大教授,兼任思想文化史室主任、《史林》杂志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城市史特别是近代文化变迁的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中国遗书精选》、《张元济:书卷人生》、《上海通史・晚清社会》,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圣约翰大学史》等。另有学术论文数十篇。

马学强(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上海史室主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史、中国城市史研究。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上海通史》(古代卷)、《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集权与裂变》(合著)、《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智慧・理念》(合著)等。发表有关论文七十余篇。

虞万里(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代史室主任、研究员,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上海辞书学会、上海语言文字学会会员,现任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清华大学《中国经学》杂志编委、《姜亮夫全集》编委、《孙诒让全集》编委。曾编纂《汉语大�典》、《辞海》等大型工具书达二十年之久。研究方向:经学、传统语言学、中国古代避讳学、出土文献与历史文献考证、清代学术史等。主要著作有《榆枋斋学术论集》等。主要论文有《三礼汉读异文及其古音系统》、《正续清经解编纂考》、《由甲骨刻辞多字结构说到多诸之音义及其民族与时地》、《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补证》、《三礼郑注“字之误”类徵》、《正统道藏编纂刊刻年代新考》等数十篇论文。

程念祺(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衰颓的年代》、《大风一曲振河山》等。另发表古代中国经济史方面论文有数十篇。

程兆奇(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主要著作有《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虚构派批判》,《外敌威逼下的文治世界――宋代盛衰的几个侧面》,《南京大屠杀与日本人的精神构造》等,另发表论文30余篇。

马 军(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上海史、中华民国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主要成果有《国民党在沪粮政的演变及后果(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1948年:上海舞潮案》、《中国近代科学家徐建寅传略》、《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编纂)、《上海通史•当代文化卷》(合著)、《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口述回忆》(合译)等,另发表论文30余篇,以及译文、文章、口述采访等50余篇。

陈 同(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上海城市史研究,著有《王国维:悲情学人》、《上海通史•当代文化》(合著)。另发表《文化的疏离与文化的融合》、《王国维与上海》、《中国法律习惯在香港长期存在的历史考察》、《变迁社会中的上海律师》、《略�近代上海外籍律�的法律活�及影�》等。

王维江(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留德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晚清政治史研究。2004年获德国汉堡大学汉学系博士学位。承担国家课题《德语文献里的晚清社会研究》,主要成果有《王先谦与清流――晚清的政治与学术》(德文版)、《20世纪德国的汉学研究》、《谁是“清流”――晚清“清流”称谓考》等。

张 剑(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历史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室副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方面的研究。出版著作《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另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

王 敏(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女,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思想文化史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上海城市史研究,尤致力于报纸与报人的研究,主要成果有《启蒙与反思: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严复的私人生活》、《瓦解与重构:戊戌时期严复的话语体系》、《中间地带:晚清上海报人与立宪运动》、《从开埠五十年庆典看上海华洋关系》、《论陈范》等。

金大陆(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城市发展和青年运动史研究。1999年被评为教授。社会兼职为上海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美学学会理事、中国青年研究会理事等。多年来在《读书》、《社会科学》、《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近百篇文章。

宋钻友(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史研究室副主任。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主要研究上海史、中国近代史。近年来主要研究旅沪广东人和中国同业公会。

杭 侃(点击姓名看详细内容)

男,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文物局“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参与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源市济渎庙宋元建筑群、荥阳宋代千尺塔、河南境内中小型石窟等的调查勘测工作。1998年起在上海博物馆工作,曾参与埃及文物精品展、美国亚洲协会展、日本国文物精华展的工作,并独立承担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展和西藏文物考古精品展的图录编写工作,参与展览的策划、布展工作。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宋元考古、佛教艺术和古代建筑的研究。主要成果有《中华文明传真.辽金元卷》、《中华文明传真.两宋卷》、《永远的三峡》、《舍利、舍利容器、天地宫》,另发表有关论文40余篇。

返回顶部

 

8.其他的培养条件及特点、优势。

(1)本所经过五十年的积累和几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在许多领域的研究已居于国内外学术界的前沿,并累积了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

(2)师资力量雄厚,现有15位硕士生导师和2位博士生导师。许多都是在各自研究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研究员和副研究员。

(3)与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的联系。

(4)拥有独立的专业图书馆,馆藏历史专业图书资料达30余万册,许多都是孤本、珍本,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

(5)拥有一流的学术期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