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3期 目录 (总第113期)
| •中国古代史• | |
| 编纂《中国家谱总目》传承中华历史文化 | 王鹤鸣 | 
| 邺城 ――中国、亚洲与世界城市史研究中的一个迷 | 牛润珍 | 
| 唐代的婆罗门僧和婆罗门教 | 张笑川 | 
| 摩尼教“五钟大”新考 | 马小鹤 | 
| 外来之风与本土习俗:唐代上元燃灯之源流及其嬗变 | 朱 红 | 
| 明清以来徽州的疾疫与宗教医疗保障功能 ――兼论新安医学兴起的原因 | 唐力行 苏卫平 | 
| 清初宁波文人的西学观:以黄宗羲为中心来考察 | 刘耘华 | 
| •中国近现代史• | |
| 郭实腊《贸易通志》简论 | 熊月之 | 
| 论晚清经世文编中“学术”的边缘化 | 章 可 | 
| 大灾之下众生相 ――黄河铜瓦厢改道后水患治理中的官、绅、民 | 贾国静 | 
| 北洋时期中华全国铁路协会研究 | 马陵合 | 
| 抗战时期的国家与大学政治文化:中央大学“易长”研究 | 蒋宝麟 | 
| 淮海战役总前委辨析 | 洪小夏 刘 俊 | 
| •上海史• | |
| 内向化与外向化 ――开埠前后上海、宁波两港不同的发展态势 | 王列辉 | 
| 论近代上海外资企业的路径选择 | 贺水金 | 
| 上海总商会在华盛顿会议前后收复国权的主张和活动 | 许冠亭 | 
| 论1935年金融恐慌中的“小三行”改组 | 张秀莉 | 
| •世界史• | 董晓佳 | 
| 萨福与古希腊女同性恋 | 裔昭印 | 
| 历史的当代阐释典范:半个世纪来法国革命史学研究述略 | 洪庆明 | 
| 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实践 | 尚劝余 | 
| •考证与述评• | |
| 英翰勇号再考 | 袁燮铭 | 
| 谈“伪军”――《伪军》书后 | 程兆奇 | 
| 对当前中国社会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 白华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