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卢汉超教授应邀来历史所作学术演讲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09-07-17浏览次数:69

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卢汉超教授应邀来历史所作学术演讲
――中国文化中的小城镇情结

字体大小:

  2009年7月14日上午,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卢汉超教授应邀在历史研究所会议室为全所科研人员发表了题为“中国文化中的小城镇情结”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宋钻友研究员主持。

  卢汉超教授首先指出,西方学术界将传统中国社会的城乡关系定义为“城乡连续统一体 ”(urban-rural continuum),即认为城乡差别不明显。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这一古老的城乡结构被无可逆转的城市化进程所打破,进而导致20世纪愈演愈烈的城乡差距。卢教授接下来从三个层面阐述小城镇情结产生的文化根源:

  1、卢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沿革,指出小城镇的结构形态是亦城亦乡、半城半乡、非城非乡。从文化角度上来探究的话,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一直都有着浓厚的小城镇情结。此外,由于小城镇界于城乡之间的双元性质,使得小城镇的具体定义始终存在争议。例如按照施坚雅的定义,在19世纪末,中国一共有11000多个小城镇。而费孝通则因为小城镇的难以界定,将其视之为一个大问题,认为值得继续探讨。

  2、从文化角度加以探讨的话,可以发现中国自古以来视土地为本,而以工商为末的深层文化结构,促使传统商人纷纷将经商所得财富投入到家乡(往往是小城镇)去购置土地、造福乡里、维持奢华的消费生活方式。这种对小城镇的投资与消费,既满足了商人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炫耀心理,又显示了他们对“以末求富,以本守之”的传统价值理念的认同。明清以来的浙商、徽商、晋商莫不如此。

  3、小城镇情结与上海大都市之间也有着复杂和微妙的关系。近代以来,大多出自小城镇的新式知识分子往往对故土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并对之加以田园牧歌般的美化;与之相对,工业化的上海则被视为小城镇的对立面而加以口诛笔伐。身处转型期的文人如郁达夫、丰子恺等都曾有过诸如此类的描述,这是过渡时期一种复杂而又特别的文化现象和价值取向。

  卢教授还介绍了西方学术界近年来日渐流行起来的“绿色城市”理念,并指出其与中国的小城镇生活方式有不谋而合之处。最后,卢教授展望中国小城镇的未来发展,认为时至今日,小城镇的吸引力犹存,将会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这场学术报告会结束后,与会学者们针对卢汉超教授的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互动交流。

(历史所 江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