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所2010年度系列学术报告之二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坚持多年的所内同仁学术报告交流会2010年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5月11日在历史研究所大会议室举行的报告会是本年度系列报告会的第二场,会议由宋钻友研究员主持,熊月之研究员和马学强研究员带来了在各自学术领域最新成果的精彩报告。
熊月之研究员以《从清末西学汇编看西学影响的广度与深度》为题最先开始他的学术报告。整个学术报告由厘清概念及概述、从西学汇编书籍看西学普及的广度、从西学汇编书籍看西学影响的深度三大部分组成。熊月之研究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晚清“西学东渐”领域的研究,对此一时段西学书目曾作一地毯式搜查,此次报告以西学汇编这一类书的独特视角,切入纷繁复杂的清末中国西学出版领域,对当时中国西学影响的广度及深度都有推翻前人旧见的新观点,其中尤其以对清末新政中五大臣留洋归国所汇编之《列国政要》的研究尤为出彩。王维江副研究员在点评中慨叹于熊月之研究员研究报告所耗费的学力、所蕴含的学养,对其报告中提出的诸多观点表示了认同。
马学强研究员的报告名为《有关城区史研究的几个问题》,针对城区史、特别是上海城区史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一些创见。马学强研究员指出,城区的构图和注重街区构造与社区生活的研究,是研究城区史的两大视角,采用新的资料和新的视域才会拓展城区史研究。他还提出以“权利”的核心概念去认知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些街区。这个“权利”是由多个层次、不同人群构成的,彼此组合在一起。这涉及多种多样的“权利人”,包括街区的规划者、管理者;区域内土地房产的所有者、使用者;街道、马路及各类建筑的承建者,等等,他们在不同时期构成了复杂的权属关系。不同的“权利人”才是街区空间的实际构造者。张秀莉副研究员对马学强研究员的报告作了点评。
两场学术报告内容丰富,讨论热烈。
〔历史所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