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0-10-14浏览次数:129

 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名称: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学科代码:060102

 

一、研究方向和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研究生导师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硕导或博导)

1

考古与博物馆学

讲述历史考古学方法论,探讨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古代文物,并对古器物鉴定有所研究。理论的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能力,注重在实践中提高。通过历史时期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考古学专题研究,和从事博物馆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杭侃(教授)

张岚(研究员)

张明华(研究员)

2

 

 

 

3

 

 

 

4

 

 

 

5

 

 

 

 

 

 

 

 

 

 

 

 

 


 

二、培养目标

(不少于500字)

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研究生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所修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动向;掌握现代电子信息资源与网络检索系统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毕业后能够从事高等院校或科研部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到与所修专业相关的部门从事研究和实际工作。

具体目标如下:一、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应严格遵守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的有关规定,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本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尽量适应文博专业目前的发展趋势,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课程设置考虑到专业领域的学术热点问题,也考虑到目前文博专业中急需人才的方向,使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后,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同时为在需要进行专题研究的时候打下坚实的基础。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可以胜任在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和博物馆工作的需要。四、由于考古与博物馆的工作都很强调实际的操作能力,因此,本专业的学生需要保证足够的实践时间,在文物考古机构和博物馆进行实习,所以,最好能保证三年的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

 

三、课程及学分

(可根据本学科专业学习的要求制订不低于院规定的总学分)

硕士研究生

学制

3

课程学习年限

2

总学分

33

公共学位课

2门

8学分

学位基础课

3门

9学分

学位专业课

4门

12学分

选修课

1-2门

4学分

补修课

学分

类别

课程编号

(研究生部填写)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考试/考查

开课单位

任课教师

公共课

0000000008

公共英语

4

108

1、2

考试

研究生部

研究生部聘任

0000000001

公共政治

3

54

1

考试

研究生部

邓中心

学位基础课

 

历史考古学方法论

3

45

1

考试

历史所

杭侃

 

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3

45

2

考试

历史所

张岚等

 

考古学通论

3

45

2

考试

历史所

张明华等

 

 

 

 

 

 

 

 

学位专业课

 

中国物质文化研究

3

45

3

考试

历史所

杭侃等

 

典籍选读

3

45

2

考试

历史所

虞万里等

 

古器物鉴定研究

3

45

3

考试

历史所

张明华等

 

博物馆工作研究

3

45

4

考试

历史所

张岚等

选修课

0605010637

明清江南史

2

45

2

考查

历史所

马学强

 

中国美术史、雕塑考古专题

2

45

4

考查

历史所

杭侃等

 

中国文化史讲座

2

45

3

考查

历史所

熊月之、虞万里等

 

 

 

 

 

 

 

 

补修课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学制

 

学习年限

 

总学分

 

 

公共学位课

学分

 

学位基础课

学分

 

学位专业课

学分

 

选修课

学分

 

补修课

学分

 

类别

课程编号

(研究生部填写)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考试/考查

开课单位

任课教师

 

公共课

 

 

 

 

 

 

 

 

 

 

 

 

 

 

 

 

 

 

 

 

 

 

 

 

 

 

 

学位基础课

 

 

 

 

 

 

 

 

 

 

 

 

 

 

 

 

 

 

 

 

 

 

 

 

 

 

 

 

 

 

 

 

 

 

 

 

 

 

 

 

 

 

 

 

 

 

 

 

 

 

 

 

 

 

 

 

 

 

 

 

 

 

 

学位专业课

 

 

 

 

 

 

 

 

 

 

 

 

 

 

 

 

 

 

 

 

 

 

 

 

 

 

 

 

 

 

 

 

 

 

 

 

 

 

 

 

 

 

 

 

 

 

 

 

 

 

 

 

 

 

 

 

 

 

 

 

 

 

 

 

 

 

 

 

 

 

 

 

 

 

 

 

 

 

 

 

 

 

 

 

 

 

 

 

 

 

选修课

 

 

 

 

 

 

 

 

 

 

 

 

 

 

 

 

 

 

 

 

 

 

 

 

 

 

 

 

 

 

 

 

 

 

 

 

 

 

 

 

 

 

 

 

 

 

 

 

 

 

 

 

 

 

补修课

 

 

 

 

 

 

 

 

 

 

 

 

 

 

 

 

 

 

 

 

 

 

 

 

 

 

 

 

 

 

 

 

 

 

 

 

四、文献阅读目录

(主要经典著作、专业学术期刊等)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者

必读或选读

备  注

 

1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4

必读

 

 

2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文物出版社,1999

必读

 

 

3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必读

 

 

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整理本,中华书局,1997

必读

 

 

5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

必读

 

 

6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科林・伦福儒(Colin Renfrew)、保罗・巴恩(Paul Bahn)著,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译,文物出版社,2004

必读

 

 

7

《中国雕塑艺术史》

王子云,岳麓书社,2005

必读

 

 

8

《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

杨泓,科学出版社,2000

必读

 

 

9

《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

徐苹芳,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

必读

 

 

10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邹逸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必读

 

 

11

《中国石窟寺考古寺研究》

宿白,文物出版社,1996

必读

 

 

12

《文物》杂志

 

必读

期刊

 

13

《考古》杂志

 

必读

期刊

 

14

《收藏家》杂志

 

必读

期刊

 

15

《中国博物馆通讯》杂志

 

必读

期刊

 

 

 

 

 

 

 

 

 

 

 

 

 

 

 

 

 

 

 

 

 

 

 

 

 

 

 

 

 

 

 

 

 

 

 

 

 

 

 

 

 

 

 

 

 

 

 

 

 


五、学术活动

(课题研究、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的数量、基本要求、考核方式)

 

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学生需在学习期间,应该尽量争取参加一次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举办一次学术讲座,以及其他院内外的学术讲座30次以上,并在学习期间发表两篇论文。

 

博士研究生

 

 

六、社会实践

(社会调研、挂职锻炼、工作实习等社会活动的数量、基本要求、考核方式)

 

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的学生需在学习期间,在文物考古和博物馆实习,时间不少于20个工作日。

在文物单位进行实习的学生,重点在文物鉴定的实际运用,和文物市场方面运作方面做出实习报告;

在考古单位进行实习的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论文参加一次考古发掘与整理工作,并写出实习报告;在博物馆实习的学生,重点在博物馆展览的内容与形式、博物馆的教育领域实习,并写出实习报告。

 

博士研究生

 

七、考核

(时间、方式、内容等基本要求)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时间:一般放在第四学期完成。

方式:考查

内容:分为政治思想表现、理论知识学习、科研能力、健康状况等四项,具体如下:

1、政治思想表现:主要包括政治态度、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科研道德、学习与工作态度、参加党团组织活动和集体活动、遵纪守法和日常表现等方面。

2、理论知识学习:主要包括课程学习成绩、专业课和专业外语学习成绩、大学英语考试成绩。

3、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发表学术论文、阅读文献和文献综述情况、选题及开题情况、课题进展情况。

4、健康状况: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状况、体育锻炼和个人卫生等。

 

博士研究生综合考核

 

 

硕博连读研究生资格认定和综合考核

 

 


八、学位论文

(学术水平的基本要求,不少于500字)

 

硕士研究生

 

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要与当前本专业学术研究的重点结合起来,注重、提倡研究生选择有学术意义的新课题,避免课题重复,所作论文无创造性的弊端。选题确定后由学科组长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写作计划,编写论文提纲,初稿完成后经导师审定、提出修改,再经多次修改后,方得定稿。遵守学术规范、选题能够针对目前专业领域内的重点领域,对某一局部的问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研究具有创新意义。论文选题要求新颖,有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论据充分、有独立见解;论文篇幅应不低于30000字。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

具体内容如下:一、熟悉本专业的研究现状,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二、熟悉本

专业的重要典籍和基本史料;三、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四、掌握基本的论文写作技巧;五、鼓励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

本专业学位论文必须达到以下要求:一、对与论题相关的已有成果有深入的了解;

二、掌握所涉论题的基本史料;三、有自己的见解;四、行文合乎学术规范、妥帖;五、

最低字数要求: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