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万里《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1-02-25浏览次数:99

    摘  要:姓氏产生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其总数已累积至二万多条,而我们对姓氏之研究、分类、汇编也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西周设有掌管姓氏世系之机构,战国时已有掇集姓氏之单篇文献流传。东汉王符率先对姓氏进行分类,使我们对先秦姓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六朝因九品中正制的铨选制度,使姓氏与谱牒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唐代虽以科举取士选官,却仍未摆脱世族门第理念,所以自刘宋曾产生一部纯粹姓氏书――何承天《姓苑》后,一直都得不到独立的完善和发展,即使是享誉学林的林宝《元和姓纂》,仍然带有谱系的性质。五代战乱,谱牒散佚殆尽,宋代虽亦大量修谱,旨在收族而不在矜伐门第,故产生了类似于词典的姓氏书《姓解》。伴随着韵书的成熟与完善,姓氏书开始用韵来编排。南北宋之交,郑樵《氏族略》对姓氏的分类与研究,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对姓氏的考证,成为姓氏书发展史上的双璧。

    关键词:姓氏;牒谱;姓氏书;姓氏分类;姓氏辩证

    作者简介:虞万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原载:《社会科学》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