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1期 目录 (总第124期)
| •城市史研究• | |
| 论近代上海公园开放 | 王 敏 | 
| 近代上海的第一次金融风潮研究 | 宋佩玉 | 
| “文革”时期上海知青业余函授教育述论 | 林升宝 | 
| 清代乡镇志书研究二题――以《上海乡镇旧志丛书》为例 | 陈 凯 | 
| •古代史研究• | |
| 说“自占年” | 臧知非 | 
| 从刺史军权论中晚唐地方政局的演进 | 张达志 | 
| 论《新五代史》的士人观 | 盛险峰 | 
| 空位危机、女主干政与嘉靖议礼 | 杜洪涛 | 
| 清初“程山之学”与西学:以谢文�为中心 | 刘耘华 | 
| 乾隆帝干誉理念初探 | 郝英明 | 
| •近代史研究• | |
| 16―17世纪耶稣会士在长崎与澳门之间的贸易活动 | 顾卫民 | 
| 甲午中日可有一战?――一个经济学视野的解读 | 刘 念 | 
| 张之洞经学涵养管窥 | 樊波成 | 
| 作为基督徒的蒋中正 | 刘维开 | 
| “十七年”:不同时代的不同叙述和记忆 | 金光耀 | 
|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若干问题的考究和补缀 | 贺永泰 | 
| •世界史研究• | |
| 伦敦“杜松子酒之靡”:社会转型与酗酒问题 | 许志强 | 
| 同化的悖论:“熔炉”中犹太人和美国精神的互动 | 邱文平 | 
| •书评与述评• | |
| 复旦大学“中古时代的礼仪、宗教与制度”学术研讨会综述 | 翟曼昊 | 
| 枪杆、拳头和近代中国的暴力想象――读罗威廉《腥风血雨:一个中国县份七个世纪以来的暴力》 | 丁祥利 | 
| 当技术遭遇文化 ――读芮哲非《谷腾堡在上海:中国近代资本印刷业,l876―1937》 | 许静波 | 
| “历史事件与集体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相 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