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所2011年度系列学术报告之十一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2-01-09浏览次数:33

    2011年12月27日上午,历史所在所会议室举行了2011年度第十一次学术报告,报告人分别为程念祺副研究员与张和声副研究员,由陈磊副研究员主持。
    程念祺在题为《〈通鉴〉三长制系年发微――兼论北魏均田制的性质和作用》的学术报告中,认为《资治通鉴》将北魏采纳实施李冲三长制的时间系于公元486年,又强调公元485年北魏实行的均田制“恒计见口”,并不是一种重复记录。北魏立国之后,均田制实施以前,已在中原以外的大部分地区,逐渐实行了类似三长制的户口和赋税制度。均田制则是北魏在遍布坞壁的中原地区实行的类似三长制的清查户口、制定赋税的制度,借以取代宗主督护制。均田制实施后,北魏大部分地区的户口和赋税制度已趋于一致,李冲三长制乃在此基础上,“混天下一法”,将这些已在北魏大部分地区实行的制度“明令颁布,使它一般化”。
    张和声在题为《从〈山岗那一边〉看李德•哈特的史家匠心》的学术报告中,认为《山岗那一边》反映了李德•哈特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精神。该书通过败军之将的口述披露了第三帝国内部的重重矛盾,从另一个视角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复杂性。李德•哈特作为胜利者一方的历史学家,并没有刻意贬低德国将领,而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即使是对希特勒也并非简单地一笔抹杀。报告人表示,李德•哈特对坦克战的推崇,对一些重大战例的评述均充分显示了战略大师的思想深度,而其历史著作又展现了历史学家悲天悯人的情怀。

(历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