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史国际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上海市历史学会主办的“开放城市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于
会议由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健研究员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所所长黄仁伟研究员致欢迎词。他指出,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年初在调研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基地时,特别关心《上海通史》的新修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未来数年内,这一项目将成为历史研究所科研重点。他希望国内各位城市史研究的专家来到上海,在交流学术论文的同时,对新修上海通史的提纲进行讨论。
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教授就开放城市与近代中国的关系进行了发言。他认为,中国近代史上,存在着两类开放城市,一类是被动开放城市,或曰被迫开放城市,一类是主动开放城市。被动开放城市包括六种,即租界,租借地,避暑地,外国人居留区,贸易圈,铁路附属地。主动开放城市,即自开商埠。自1898年起,中国有一大批自开商埠,外国人可以在这里居留通商。据统计,至1930年代,中国共有77个通商口岸,52个自开商埠。两者相加,达129个。将被动开放城市与主动开放城市,两者加在一起,数量相当可观,范围相当广阔,遍布沿海、沿江和内地众多地方。这些城市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方面,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观念形态方面,都极其广泛、持久与深刻。
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章清教授对于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表示上海史研究、城市史研究需要在研究范式上进行新的突破。
会议分7个议题,即城市与城市,城市与知识生产,城市与市民运动,城市与法律,城市与发展,城市与人物,城市与政治。
参加会议的国内学者有何一民、戴一峰、张利民、李长莉、涂文学、章清、戴鞍钢、刘长林、王维江、苏智良等教授,分别来自北京、天津、成都、厦门、上海;国外学者有来自美国的卢汉超、顾德曼、高哲一,日本的孙安石,澳大利亚的黎志刚,葡萄牙的金国平等。本所学者熊月之、王健、马学强、宋钻友、王敏、葛涛、叶斌提交了论文,金大陆、施扣柱、高俊、张秀莉、褚晓琦、徐锋华、张生、蒋宝麟、牟振宇、江文君、叶舟、张晓东、袁家刚、陆烨等参与了讨论。与会学者对于《上海通史(新修)》提纲草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