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们如何书写历史”学术沙龙在历史所举办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3-11-25浏览次数:0

1116下午,由上海市历史学会与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史林》编辑部合办的学术沙龙“21世纪我们如何书写历史”在历史所举办。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陶飞亚、历史所副所长、《史林》副主编王健研究员参加活动,并发表讲话。在向与会学者表示欢迎之后,他表示期望以学术沙龙为基础,集合优秀学者之力,将《史林》杂志办成长江以南地区最好的学术刊物。之后,参加活动的学者就目前史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时代赋予历史书写的新使命。复旦大学王维江教授指出,作者有人文的温情,受众有审美的需求,新时代的历史书写如果不能给受众带来人文主义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就不是好的研究。(二)信息化时代的历史书写。信息化时代为研究者获取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这也对研究者如何驾驭史料提出了挑战。华东师范大学瞿骏副教授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提出如何选取史料进行创新研究的问题。南京师范大学严海建博士提醒大家,只有那些能够发现新问题的史料才是学术意义上的“新史料”,而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整体认知和宏观把握,才能将“新史料”转化为好的研究作品。(三)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借鉴。21世纪,不同学科的交流更加频繁,为史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应持开放态度,历史研究是完全可以也应当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上海大学肖清河副教授特别指出,还原真相是历史书写的第一步,探究真相背后的逻辑才是核心目标,这是无法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推理求证的。(四)当前历史书写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谁来书写历史、历史为谁书写、公众史学如何书写、如何摒弃大环境的浮躁对于历史书写的干扰等问题,引起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勇安教授、《学术月刊》编辑周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申浩的深入思考,他们在发言中也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此外,英国莱斯特大学林涛博士、剑桥大学乐怀璧博士和历史所徐涛博士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

此次沙龙活动旨在加强学者之间交流、互动,探讨学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史学未来的发展趋向。活动持续近四个小时,与会学者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历史所林超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