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上海)基地主办的“上海当代史研究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所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张星星副所长与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王健副所长代表主办方致辞。与会学者分�介绍了所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当代史,特别是上海当代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共同探讨上海当代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走向。
(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当代史领域亦不例外。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致力于上海地方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与编纂工作已有数十载,成果颇丰。徐建刚副主任介绍了《接管上海》、《上海解放初期的社会改造》、《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组织史资料》、《上海党代会、人代会文件选编(1949-1976)》、《中共上海历史实录(1949-2004)》、《上海改革开放二十年系列丛书》31卷、《口述上海系列丛书》等代表性成果。他表示党史研究室将进一步做好上海文化与科技方面的资料选编与口述访谈,为抢救当代上海宝贵的历史资料作出努力。
复旦大学与上海大学着重从口述史料上寻求上海当代史研究的突破。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在金光耀教授的主持下,围绕着“文革十年”民间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已形成特色名牌。同时,依托复旦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上海当代史的重要事件及重要人物的生活经历。孙沛东副教授个人在口述史料方面亦有多年积累,访谈对象超过400人。下一步她将对中国外交部在1949-1976年期间聘请的法国外教进行影像及通信采访。
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介绍了他主持的“上海小三线”研究缘起。自2009年至今,徐有威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在该研究领域已奋战了四载春秋。2013年出版的《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是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记录了43名小三线亲历者的口述访谈。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冯筱才教授特别提出,要扩展史料搜集的地域与视野,注意“不在上海的上海人”,从上海周边搜集上海史研究史料,并加强数据库建设。
(2)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产生新的学术观点。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金光耀教授在实践中深感史料的浩繁与大数据处理的不易。他认为,当代史面临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已无法应对的新困难,必须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处理大数据,以新的视野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曹树基教授表示,研究当代史需要深度发掘历史事实背后的逻辑,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进行扎实系统的史料工作,反复阅读和推敲文献、文本所反映的复杂历史。他希望通过对基层档案的梳理和解读,建立起一个对共和国前几十年历史有别于传统党史叙述的解释系统,丰富对历史的认知。
上海社科院周武研究员提出在上海当代史研究中注意“三个视野”――区域视野、国家视野与世界视野,以提升研究立意。
(3)注意历史的延续性,建立近代、现代、当代历史的承接。
上海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教授指出,当代人在当代史研究中具有“在场感”和“近场感”的优势,不能忽视从近代到当代上海城市发展在意识形态、制度建设以及中外联系等方面的延续性。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王健副所长指出,上海当代史研究中需要从上海发展在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连续性和断裂性问题、上海发展的国家背景和国际背景、上海城市文化所体现出的特性以及共和国初期上海的一些特有问题上加以推进。
上海社科院马学强研究员强调注意传承,特别是关注上海城市特有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资料收集以及口述史。
(4)各科研单位分工合作,办好内部通讯与学术刊物。
当代中国研究所张星星副所长提出,上海的当代史研究在科研组织方面要有所创新,要充分发挥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上海)基地的中心网络作用,要动员社会参与口述历史,形成“上海城市记忆”,要积极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金大陆研究员通过对国内几个当代史研究重镇的观察,提出社科院历史所可以考虑着力于“上海城市社会史”研究,提倡各研究机构之间形成分工合作,在资料、信息与成果上互通有无。
上海社科院马军研究员提议创办《上海当代史研究内部通讯》,作为沟通的媒介与桥梁。《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杨文利副主任向诸位专家学者报告了2014年《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推出的改革措施。作为国内唯一的当代史学术刊物,《当代中国史研究》除继续举办当代史前沿问题专题研讨会外,将加强来稿管理与审稿流程,实行网上投稿追踪与双向匿名审稿,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