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人经历 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滨水地带跨学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201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大学东亚学院从事博士后(2010-2012)科研工作、在法国高等研究院访学(2016-2017)。
2. 研究方向 历史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城市史
3. 社会任职 (1)上海市第二轮地方志书评审专家库专家,2020年 (2)上海市团委“一江一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专家顾问,2022年 (3)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优秀编纂工作者”,2023年 (4)上海市第三轮志书-《太湖续志2011-2025》《上海市水务续志2011-2030》编纂专家,2023年-2030年。
4. 承担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上海地籍图册研究,(项目批准号:23BZS128),立项时间2023年9月22日,在研,独立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地籍和道契的上海百年地价时空演进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1843-1943)(项目批准号:41771186),2018-2022。结项,独立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地籍和道契的上海“地块”空间形态演进及其影响因子(1843-1943)(项目批准号:41301184),2014-2017。结项。独立主持。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地籍管理史研究”(山西大学胡英泽教授主持)(项目批准号:23&ZD251),2023年12月28日立项。子课题“中国历代地籍管理技术研究”负责人。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集成与研究”(北大李孝聪教授主持)(项目批准号:15ZDB039),2016-2019。子课题“欧陆诸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负责人。
5. 所获荣誉
(1)法国高等研究院奖学金,2016年9月-2017年7月 (2)欧盟历史学布罗代尔奖学金,2015年4月-2016年1月 (3)法国罗纳区人文科学奖学金,2011年7月-2012年9月 (4)法国外交部奖学金,2010年9月-2011年7月 (5)张仲礼青年学术奖(2017年) (6)上海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年)
6. 主要著作
(1)牟振宇著:《道契与地籍图册:近代上海城市空间形态研究(1843—1943)》上下册,上海社会科学院重要学术成果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 (2)牟振宇著:《从苇荻渔歌到东方巴黎:近代上海法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入选上海社会科学博士文库,并获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3)牟振宇、欧阳田军主编:《中国名水志丛书·黄浦江志》,商务印书馆2023年。 (4)牟振宇主编:《上海市志·黄浦江分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上海市二轮志书。 (5)马学强(主编)、牟振宇(副主编)等《滨水城市空间形态与历史文化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集》,商务印书馆2023年。 (6)牟振宇主编:《城市史研究论丛》第一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 (7)[法] 居伊·布罗索莱著,牟振宇译《上海的法国人1849-1949》,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译丛,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30.9万字。 (8)牟振宇主编《黄浦江古今地图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上海市重点图书,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社2024年。 (9)牟振宇主编《黄浦江古今影像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上海市重点图书,中华地图学社2024年。
7. 主要论文
(1)牟振宇《资本逻辑下的近代上海城市空间生产(1843-1941)》《近代史研究》,2025年第2期,第18-41页。 (2)万勇、牟振宇《近代上海城市空间形态演进与时空特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第42-52页。 (3)牟振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测量与地籍图册研究——以上海沪南区为中心》《社会史研究》,2024年第2期,第73-96页。 (4)牟振宇《汉璧礼家族在沪土地投资与经营方式探微(1861-1933)—以上海道契和地籍图册为核心》《史林》,2024年第4期,第67-81页。 (5)牟振宇,李东鹏.《“滨水城市空间形态与历史文化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2023年第3期 (6)牟振宇《基于上海道契的徐润地产研究》《史林》2023年第3期,第147-159页。 (7)牟振宇《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所藏上海开埠早期英租界地图考释》《历史地理研究》,2022年第3期,第146-151页。 (8)牟振宇《民国时期上海法租界地价时空演变规律研究(1924—1934)》,《中国经济史研究》,2021年第5期,第131-145页。 (9)牟振宇《晚清上海道契土地数据的再认识(1843—1911)》,《史林》,2021年第4期。第101-112页。 (10)李永梅、牟振宇等《黄浦江滨水空间综合开发研究》《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2021年第2期。第160-172页。 (11)牟振宇《地籍图册研究进展及其对城市地理研究的史料价值》《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12)李永梅、牟振宇《晚清上海租界地产地图的历史考察(1845—1911)》《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2021年第2期,第126-138页。 (13)李永梅、牟振宇《纪念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黄浦江百年筑桥记(1920—2020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2020年第2期。第132-150页。 (14)牟振宇《1945—1949年间上海人口的时空数字化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第107-119页。 (15)牟振宇《近代上海港实测地图初探》《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1期。第147-167页。 (16)牟振宇《论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地籍图册(1849-1900)》,《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9年第5期。第71-81页。 (17)牟振宇、宋海燕《英国海道测量局所绘黄浦江实测地图初探(1840-1911)》,《史林》,2018年第6期。第8-11页。 (18)牟振宇《太平天国运动对上海土地市场的影响(1860-1869)》,《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第143-161页。 (19)牟振宇《上海法租界早期土地交易、地价及其内在机理》,《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2期。第139-156页。 (20)牟振宇、陆源峰、宋海燕《近代上海法租界的奠基人爱棠》,《史林》,2017年第1期。第16-30页。 (21)牟振宇《上海开埠早期英租界土地交易、地价分布及其驱动力分析(1844-1853)》《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第142-158页。 (22)牟振宇《小刀会起义对上海英租界土地交易及其地价的影响(1854-1859)》,《史林》,2016年第3期。第18-31页。 (23)牟振宇《近代上海城市化过程中的风水事件—以<申报>为中心(1872-1900)》《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25-32页。 (24)牟振宇《数字历史的兴起:西方史学中的书写新趋势》,《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第3期。第74-81页。 (25)牟振宇《洋商、地产与城市空间变迁—以上海法租界为中心(1848-1865)》,《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4期。第26-38页。 (26)Zhenyu MOU, Land, law and power: the cadaster of the French Concession in Shanghai(1849-1943),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4(2015):287-312. (27)牟振宇《近代中国外侨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居伊·布罗索莱<上海的法国人1849-1949>》,《史林》,2015年第2期。第213-218页。 (28)牟振宇《近代上海法国领事馆契相关问题考证》,《史林》2014年第1期。第10-18页。 (29)牟振宇、王俊宇《“填小浜筑路”与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以法租界为例(1925-1937年)》,《历史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25-342页。引用次数:3 (30)牟振宇《1902年上海法租界地籍图所反映的城乡变迁》《上海法租界研究》,第1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第159-178页。 (31)牟振宇《近代上海的土地开发模式: 以马斯南路为例》《安徽史学》,2013年第3期。第28-35页。 (32)牟振宇《法国拿破仑地籍测绘及其评价》《史林》,2013年第2期。第152-160页。 (33) Zhenyu MOU, Using cadastral maps in historical GIS research: the French Concession in Shanghai (1931-1941), Annals of GIS, Vol.18, No.2, June 2012, p147-156. (34)牟振宇《上海法租界之地籍研究(1849-1943) 》《史林》,2012年第5期,第14-24页。 (35)牟振宇《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河道变迁——以肇嘉浜为个案》《城乡规划》2012年第1期。第137-145页。 (36)牟振宇《近代上海法租界地籍办公室及其与法国的渊源(1917-1943) 》《史林》,2011年第5期。第25-33页。检索类别(CSSCI)。引用次数:3 (37)牟振宇《近代上海法租界越界筑路区城市化过程分析, 1895-1914》,《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4期,第67-81页。检索类别(CSSCI)。引用次数:17 (38)牟振宇《近代上海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过程研究—基于GIS的近代上海法租界个案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06-113页。检索类别(CSSCI)。引用次数:18 (39)牟振宇《开埠初期上海租界的水环境治理》,《安徽史学》2010年第2期,第11-17页。检索类别(CSSCI)。 (40)牟振宇《近代上海法租界的空间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4期,第23-32页。 (41)张晓虹、牟振宇、丁雁南、陈琍《南宋临安节日活动的时空结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4期,第5-22页。 (42)张晓虹、牟振宇《城市化与乡村聚落的空间过程—开埠后上海东北部地区聚落变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第101-109页。 (43)牟振宇《近代上海法租界城市空间扩展》,《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2期,第111-118页。 (44)牟振宇《南宋临安城寺庙分布研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第95-101页。 (45)牟振宇《陈寅恪“胡化说”由来探析》,《学术探索》,2008年第1期,第95-98页。 (46)牟振宇、张华译《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关于公共道路、下水道和粪便处理系统的城市卫生工作报告1849-1940年,《历史地理》,第2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第400-415页。 (47)牟振宇《从租界当局的角度看饶家驹难民区的成立》,苏智良主编《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48)牟振宇《城市的文脉与建筑的文化承载》,《建筑时报》2006年2月14日第007版。 (49)牟振宇、欧阳田军《黄浦涛来春意澜催生大港浚河宽》,《解放日报》(文史),2024年2月20日,第12版(50)牟振宇、欧阳田军:《黄浦江蝶变,从生命之河到人民之河》,《上观新闻》,2024年3月7日。 (51)牟振宇、刘懿锋《全球地图中的上海》,《社会科学报》第1625期第8版。(52)欧阳田军、牟振宇、汪珉、李东鹏、倪周晶、顾施嘉:《上海首部名水志<黄浦江志>编纂纪实》2024年1月26日首发于“长江”强国号。(53)牟振宇《在西洋古地图上,上海是何时开始出现的?》《上观新闻》2019年10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