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所成功举办“对外开放与上海城市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4-04-15浏览次数:0

201422021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对外开放与上海城市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顺利举行,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和大陆等两岸三地的五十余位中外学者围绕“一座传奇性都市的前世今生”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历史所副所长王健在开幕式上致词,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社科院副院长,历史所所长黄仁伟在会议结束时,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充分肯定。

 

一、宏观上海

会议的首要议题是“宏观上海”。恰如该议题的主持者华东师大杨国强教授所言,“在上海史研究过分地器物化和碎片化的情况下,宏观上海’的提出主要告诉我们历史研究需要贯通前后的大视野和大关怀”。台湾中研院刘石吉研究员以“上海走向海上”为题,对上海以港兴市的过程进行了宏观把握。华东师大张济顺教授的报告“再现圣约翰?美国大学在上海(1879-2012)”,回溯了圣约翰大学的办学历程,认为大学的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也应该是上海纽约大学必须坚守的价值。上海社科院周武研究员的主题演讲,把上海开埠170年的历史概括为三次城市转型的历史:开埠后,上海从埠际贸易为主的区域性港市转型而为外贸主导的国际性“互市巨埠”;甲午战争后,上海从商业都市转型为商业与制造业并重的“工商都市”,1949年以后更进一步转型为共和国的工业基地;1978年后,上海从功能单一的生产型城市转型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大都市。这些主题报告,均在时间维度上跨越了上海的“前世今生”,真正实现了用一种宏阔的视野来观察上海。

 

二、城市空间与都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会议的第二个议题关注的主要是经济。上海社科院徐锋华副研究员的报告主要聚焦于洋务大员主导的自强运动对于上海经济崛起的作用。复旦大学戴鞍钢教授论述了上海在成为中国近代工业中心的历史进程中,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兴起和发展,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集聚和辐射效应。上海社科院马军研究员提交的论文所关注的对象――百乐门饭店集中地展现了上海经济19世纪下半叶崛起过程中的获利者群像,即通过蚕丝对外贸易而暴富的南浔“大象”和因长期主持洋务企业而聚敛无数财富的“常州巨族”。该议题内的部分论文探讨的是城市空间,如华东师大姜进教授的《从“超俗”到“入世”――近代上海徐园的变迁(18831919)》一文,集中探讨了徐园。但因其主人徐鸿逵是浙江海宁丝商,开设有怡成丝栈,且是怡和丝厂的三大董事之一,从而使得徐园的变迁历程,成为商人群体在上海地位不断上升的见证。上海是一座经济都市,经济是上海的核心价值所在。上海城市空间的拓展与变迁,显然与都市经济的转型发展互为表里。

 

三、都市场域中的组织、群体与个人

会议的第三个议题探讨的是城市社会中的活动主体。首先是个人。上海社科院戴海斌副研究员用详尽的史料考证了郑观应在庚子国变时期对轮船招商局“换旗”交涉的慎密操作。上海社科院程念祺副研究员在《论穆藕初》一文中,对大工业时代上海的第一产业――棉纺织业的巨擘穆藕初的一生功业进行了述评,展现了一个人与一座城的一个时代。其次是群体。上海社科院陈同副研究员对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律师的研究,和上海社科院江文君博士关于近代上海新闻记者的研究,都是以某个职业群体为对象进行探讨。再则是组织。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黎志刚教授对于香山商人组织的研究,与上海社科院冯志阳博士关于广肇公所与庚子救援关系的探讨,有着共同的关注对象,即同乡会组织。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因而同乡会性质的组织十分普遍;上海又是一个现代都市,因而各种专业化的职业群体也相当典型。无论是组织,还是群体,都由具体的个人组成。上海的“前世今生”正是由这些个人、群体和组织创造出来的。

 

四、文本生产、城市记忆与文化都市的构建

会议的第四个议题是文化。香港中文大学梁元生教授用“多元”和“之间”来概括上海城市文化,认为上海是一座永远在中西之间、城乡之间和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和发展的“之间城”。华东师大瞿骏副教授“以几位江浙地区基层读书人的日记为主体材料”,论述了上海文化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具体过程。上海社科院沈洁副研究员对沪上报刊书籍流向全国各地的流通渠道进行了细致考察,认为上海书报业对清末“君宪”思想、革命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西大同大学何建国博士则对国民党意识形态的文本基础――孙中山著作在沪出版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华东师大杜英副教授的论文,指出“左翼文化―延安文学―共和国文学、文化的理论框架”,是学界长期以来研究共产党建政前后文学“转折”的主流范式,虽然杜英的本意是要突破这一解释框架,但这一主流范式的提出本身便充分说明,共和国意识形态的国内源头也主要在上海。可以说,现代中国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都孕育于上海,并由上海辐射到全国。

 

五、开放历程:上海与世界

会议的第五个议题是“上海与世界”。香港科技大学苏基朗教授向会议提供了一封生活于清末上海的日本汉学家的书信,据这封“上海来信”,清末上海的日本妓女竟然多到可以“左右各行业生意(日本人所经营)之盛衰”。上海社科院李志茗研究员的论文讲述了为追求商业利润前来中国的英美侨民,如何将一个江南市镇,变为“西方的上海,西方的骄傲”的过程。台湾中研院张宁副研究员的研究,则显示源自上海外人社群的跑马等运动项目,某种程度上成为华人精英“重塑身份地位”的平台。上海社科院施扣柱副研究员认为,上海教育在1949年前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国际化,体现为“办学力量与师资力量的国际化”等方面。法国里昂高师东亚学院的蒋杰博士指出,“虹桥――徐家汇军事区”在孤岛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既不属于租界,也不属于沦陷区,但它确实为寓沪华人提供了一个相当于租界的安全保护区。学界此前往往把“孤岛”等同于租界,蒋杰的研究表明,“孤岛”的范围其实并不限于租界,“必须从空间和行政的视角”重新审视“孤岛”概念。

 

    分组会议结束后,华东师大王家范教授、上海市档案馆马长林研究馆员等十多位教授和研究员举行了圆桌会议,回望城市史,并探讨新上海史的书写。在最后的闭幕式上,周武研究员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认为本次会议展示出大视野、大思路和大关怀,论域广泛,议题新颖,且论证细密深刻,这些共同构成了本次会议的内在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