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所举办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学术讨论会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4-09-21浏览次数:11

    2014年9月17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与中国航海博物馆学术研究部联合主办的“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上海社科院社科国际创新基地503会议室举行。在主题报告中,杨国强教授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意义不在于战争过程的本身,而在于战争的结果,中国的战败促成了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杨教授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一个群体的变化。士大夫中原本十分保守的“清流”群体,在甲午战争后突然变得非常激进,原本反洋务的他们反而比“洋务派”走的更远。其二,中国人思想的变化。中国人的思想在甲午战后发生“丕变”,中国的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破碎,而中国人要以这样一个破碎的自我形象面对巨变的时局和周边的国际环境。周武研究员在主题报告中,就“甲午战争对东亚意味着什么?甲午战争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甲午战争对上海意味着什么?”这三点阐发了自己的思考。
    马军研究员的论文《事迹与文献:参加1894年黄海大海战的8名外国人》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指出8名洋员在枪林弹雨中履行了作为雇员的责任,是符合职业操守的,过分拔高或一味贬低的做法均不足取。张晓东博士的论文《马汉对甲午海战的评论》,全面整理了世界海军史学家马汉利用洋员马吉芬的材料,对甲午海战的技术特点进行的评论。蒋杰先生的论文《甲午海战中的法国因素》从“日本海军与法国具有怎样的渊源?它们的关联如何建构起来?法日海军的合作主要采取什么形式?法国在日本近代帝国海军的建构中发挥了怎么的作用?”这四条线索入手,着手梳理了贝尔坦与近代日本帝国海军建构的关系。本所研究生蒋欣凯的论文《五十年后的雪耻――1947年日本军舰上海“投降”记》论述了甲午战争五十年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接收日本军舰的情况,探讨了中日两国对待战败者的不同态度。叶舟博士的论文《余思诒及其〈航海琐记〉研究》回溯了余思诒的家世及其生平,讨论了《航海琐记》的版本、书名及价值等问题。
    李志茗研究员的论文《回忆录中的甲午战争》,通过回忆录这一特殊史料形式,展现了晚清若干人士在甲午战争时的反应,及战争对他们以后人生的影响。夏和武先生的论文《宗泽亚〈清日战争〉平议》,对宗泽亚这一工科出身的旅日华人所写的《清日战争》作了精彩中肯的评点。张剑研究员的论文《卫汝贵是被冤杀的吗?》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考证,重新探察了这一历史悬案。冯志阳博士的《中国之道的转折点:严复对甲午战争的观察与反思》聚焦严复这一个人对甲午战争的观察与反思。江文君博士的《战争的迷思: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的公众舆论和反思认知》则从公众舆论的心态和认识的谬误着手,反思了甲午战争之败非败于人事、贪腐,而败于体制落后,可谓独辟蹊径。

                                              (蒋欣凯撰稿、应长荣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