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上海”学术讨论会议程
时间:2014年12月1日(星期一) 
地点: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号 上海社科院上海社科创新基地506室
8:30 报到(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号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社科创新基地506室)
9:00―9:30  开幕式 
主持人  叶  斌 
致辞    马  军  吴翎君 
9:30 与会者合影
9:45―11:45   
第一场  欧战背景下的中外关系 
主持人  罗苏文  张  宁 
周  武  欧战与中国的若干思考 
吴翎君  欧战爆发后中美经济交往的关系网 
            ――兼论“美国亚洲协会”的主张 
李培德  商标和广告的解读 
            ――中国人丹与日本仁丹的竞争 
戴海斌  从“北洋外交”研究看近代外交史研究的新取向 
            ――对近年几部海外著作的评述 
徐  �  上海的一战:“尼尔森事件”与帝国进入战争 
宋时娟  1914年宋子文《欧洲与中国外交关系》一文译介 
评论人  张  剑   江文君 
11 :45 中午简餐
13:00―15 :00   
第二场  欧战与中国思潮 
主持人  吴翎君   张  力 
沈 洋  从“法兰西”到“俄罗斯” 
          ――一战对新文化派知识分子思想转向的历史考察 
冯志阳  《新青年》与一战 
裘陈江  孔教会“以教为党”的实践与历史因果 
         ――以民国初年的孔教入宪之争为视角 
张  剑  留美学生对一战的反应 
         ――《科学》杂志“战争号”分析 
李志茗  杜亚泉对一战的观察与思考 
陈  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的杜亚泉 
评论人  沈  洁  叶  斌 
15 :00―15:30 茶歇
15:30―17:30   
第三场  欧战与上海 
主持人  陈祖恩  李培德 
侯庆斌  一战期间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的司法实践 
         ――以1917年对德国侨民的处置为中心 
马  军  公理战胜强权乎? 
         ――1918年11月上海各界庆祝欧战胜利活动概述 
蒋  杰  一战与上海白俄难民问题的兴起与处置 
        ――以法租界为中心(1922-1932) 
徐锋华  一战后上海棉纺织业的发展与困顿 
江文君  一战前后的上海与中共诞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段  炼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共建党 
评论人  施扣柱  蒋宝麟 
17:30―18:00 学术总结 周武、李志茗、张剑、马军、戴海斌
注意事项:每位报告人15分钟,评论人10分钟(各评论三个人),多余时间供提问、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