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上海”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506室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室和现代史研究室联合主办,来自中国上海、香港、台湾,以及法国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开幕式由叶斌主持,马军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词,来自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的吴翎君教授介绍了她近期赴欧参加“一战”国际会议的概况。随后,大家围绕着欧战背景下的中外关系、欧战与中国思潮、欧战与上海等一些列议题展开讨论,要点如下:
一、欧战背景下的中外关系
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世界上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它对20世纪初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战争的硝烟主要弥漫在欧洲大陆,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既然它改变了欧洲,也必然影响到中国。周武阐述了他的《“一战”与中国的若干思考》, 指出了大战期间列强在华势力与权益的消长,以及中国思想界由此引起的震荡。“一战”期间,传统的英法俄德正忙于战争,自顾不暇,它们在中国的势力随之大大削弱,而此时的日美却趁虚而入,在华势力大为扩张。吴翎君的《欧战爆发后中美经济交往的关系网――兼论“美国亚洲协会”的主张》一文,主要从美国商人团体的角度,探讨了“一战”如何为美国在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李培德的文章从中日商品竞争,主要是通过对商标和广告的解读,研究了欧战时期的中日经济关系。在政治和中外关系方面,戴海滨的《从“北洋外交”研究看近代外交史研究新取向――对近年几部海外著作的评述》是一篇很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他讨论了若干新观点对中国外交史研究的影响,并且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徐�指出,“一战”初期协约国和同盟国在远东的对抗主要以宣传战和情报战为主,西方殖民帝国之间的竞争是以政治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上海的典型例子就是1915年底、1916年初的“尼尔森事件”。
二、欧战与中国思潮
通常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思想界最主要的影响是促发了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本次会议的相关论文不仅有对传统观点的继承与探讨,也具有更宽广的视野。沈洋的以新文化派知识分子为考察对象,不仅分析了其思想从“以法为师”到“以俄为师”转向的原因,还对“一战”在这种转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冯志阳在《<新青年>与一战》一文中,提出陈独秀和《新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其具有进化论的思想基础,以及对斗争哲学的推崇。与此同时,“一战”前后的中国也存在着反现代化思潮。裘陈江的《孔教会“以教为党”的实践与历史因果――以民国初年的孔教入宪之争为视角》一文,以民初的孔教入宪之争为切入点,探讨了新文化运动中将孔教与政治问题捆绑式批判的历史因果。张剑和宋时娟均从留学生对“一战”的反应角度,来探讨欧战与中国思潮的联系。李志茗则研究了“一战”期间,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的思想变迁。
三、欧战与上海
以往学界多从政治史、外交史的维度讨论中国与“一战”的关系,考察北洋政府参战的决策过程及内政与外交的互动,对上海租界内交战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战时的生存状态下关注不多。侯庆斌的论文以法国外交部档案馆馆藏有关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判决书为基本资料,探讨了战时法租界在审理对德国侨民案件中体现的司法特征。蒋杰的论文亦以法租界为中心,探讨了“一战”与上海白俄难民问题的兴起与处置。1840年以后,中国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一战胜利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对此有何反应?马军的《公理战胜强权乎?――1918年11月上海各界庆祝欧战胜利活动概述》对“一战”胜利后上海中外官绅商学各界举办的庆祝活动做了详尽介绍。江文君与段炼则分别在不同的侧重点上讨论了一战与中共建党的关系。徐峰华的论文关注了“一战”后上海棉纺织业的发展与困顿。(梁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