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上午,历史所举行了本年度第一次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上海史室组织,王敏研究员、何方昱副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近代外侨的“上海情结”―― 以“上海问题”争论为中心》、《上海美童公学与美侨社区的形成:以20世纪20年代的筹款运动为中心》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历史所副所长王健研究员主持。
王敏在报告中提出,在1927年至1931年间,中外人士与外侨之间围绕着上海租界的出路问题,展开了一场国际性争论。争论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谁对上海的贡献大;二是谁是上海的主人,谁是上海的客人;三是未来的上海是中国的上海还是世界的上海。参加争论者各有所据,中国方面以国家主权为依据,主张无条件收回租界;国际人士批评外侨在华特权地位,职责外侨不肯放弃既得利益和特权地位,导致上海问题找不到解决方案,尤其是上海租界对华人的歧视,受到一致谴责。外侨不肯缄默,依据自由贸易理念,起而相争。只是势比理强,在中国反帝式民族主义和国际上反殖民主义高涨的背景下,外侨在这场争论中注定得理不得势。
马学强在评论中指出,王敏利用了大量的外文档案与报刊,研究呈现出新的视角。但同时应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外侨人群的多样性,其中涉及法理基础、制度构建与利益博弈,还有商人、传教士等不同团体。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国外科教文卫组织大量进入上海,其中的因素值得细考。因此对于外侨的人群还应做细化与细分。第二,1945年以后,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就削弱了,日本人作为搅局者,其中虽涉及敏感问题,但仍应多方面观察。第三,应重视本土的声音与力量。牟振宇则认为对于租界的研究,以往学界多聚焦于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视角,无意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王敏利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复原了这一复杂问题,并且从历史问题入手,探讨外国人在历史事件中的态度,为我们展示了新的研究途径。”牟振宇同时也提出对于在沪外侨的身份应作细化,外侨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还可做进一步的探讨。
何方昱的报告,以20世纪20年代美侨社团开展的一项为美童公学新建校舍而开展的筹款运动为中心,利用收藏于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的美童公学档案、藏于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鲍引登档案以及《密勒氏评论报》、《北华捷报》等近代上海英文报刊文献为基础,详考这项筹款运动的过程,尝试从一个微观视角探讨上海美侨社区形成的历史过程。
马学强在评论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美童公学新校舍要建立在法租界?应关注法租界公董局的相关档案,注意地契呈现出的信息。第二,美童公学与美国本土有何联系?应注意考察美童公学与美国一流大学之间的关系。张生在评论中提到,此文对于学术史的梳理,视角可以更加宽泛,同时与中国其他地区的美国学校,诸如美以美会在福州创办的美国学校等做一横向比较。还要关注到鲍引登在消解上海美国人传教士与商人之间隔阂所起的作用。牟振宇、徐涛、王敏、王健、蒋宝麟等同仁也纷纷发表意见,认为可以进一步关注美童公学的教育内容,其课程设置对于美国国民的形成起到何种作用,而基督教教育与世俗化教育之间的共生与博弈也值得进一步探究。此外,美童公学在华及在美国的主管者也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
(历史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