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应历史所现代史研究室和“中国现代史”创新团队之邀,国际著名上海史专家、法国里昂高师东亚学院安克强教授前来本所,为全体研究人员和同学进行了一场题为“一•二八抗战再探:作战地图、战史和空间分析”的专题报告。这一活动同时也是“二战史论坛”的第三讲。
安克强教授此次讲座聚焦于发生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但与过往研究仅仅借助文本资料对这一历史事件展开陈述与分析有所不同,为了对这一事件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安教授试图通过新材料和新方法来进行解读。因此,在材料上,他大量使用了地图和老照片等图像资料。在方法上,采用了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图像与空间信息相结合。在这样的资料和方法论基础上,安教授对第一次淞沪抗战的战场环境、工事构筑、弹药损耗以及火炮射程展开了讨论,并就第一次淞沪抗战的战争过程,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安教授认为,“一•二八事变”爆发以后,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在战争初期,出色地抵御了日本海军陆战队的进攻。即使在日本陆军从吴淞登陆的初期,中国军队也很好地利用有利地形(蕴藻浜和虹口浜)以及工事,有力地阻挡了日军的进攻。但随着日军将越来越多的大口径火炮投入战场,中国军队的地形优势和工事逐渐丧失了作用,因此导致了最终的崩溃。在讲座的最后,安教授对这场战争的意义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第一次淞沪抗战在世界战争史上的地位被低估了。这场战争事实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其间,大量新型的现代化武器被投入使用。不仅中日两国军队在这场战争获得了现代化战争的经验,而且驻沪各国外交武官也借此观摩了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