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斌教授从18世纪的中国商品经济开始讲起,介绍了十八世纪中国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分析了清代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限制。接着对十九世纪世界工业化的过程进行了宏观概述,指出即便是欧洲的工业化,也经历了从西向东一百多年的历程,而美国的工业化也是从东北向西逐步扩展的的过程,因此19世纪的世界工业化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性特色,只有小部分区域实行了工业化,世界大部分区域都没有实现工业化,因而中国没有实行工业化是很正常的。这些西方以外的区域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很多,如资本不够,劳动力太多,缺乏工业工艺,有的还缺乏资源。同时,国际贸易的扩大导致世界性的分工,西方以外的很多区域成为原料产地,再加上地区政治性力量对经济影响的差异等等。
对二十世纪新的工业化,王教授以苏联和日本为例,强调了政府在国家工业化中的关键作用,并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进行比较:中国与苏联在国家空间规模的宏大上具有相似性,中国与日本在小农经济的规模和工业化初期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这一点上具有相似性,然而苏联和日本都拥有强有力的政府,来推动和提升国家的工业化,这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所缺乏的,因而苏联和日本成为二十世纪世界新工业化最成功的两个国家。中国从1949年开始,模仿苏联的经济制度实行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工业化,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1978年。此后的1979年到1995年,中国又实行了与日本工业化模式类似的工业化道路:依靠劳动力多的规模小的工厂(乡镇企业)、政府支持规模大的企业和对外开放。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投资的增加,以及新的工艺进入中国,从而有力地助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随着中国经济开始遵循着经济自身的逻辑进行运转之时,王教授认为中国政府开始寻求新的办法来支持和控制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支持商品经济一直在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要确认政府对经济的领导地位。反观清代历史,可以发现,当今中国政府对经济的挑战,与十八世纪的情况类似:两个时代的政府都要求支持商品经济,同时又要确认政府对经济控制和影响的能力。谈到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王教授认为与十九世纪初有着类似的挑战,一方面要继续支持相当成功的经济,另一方面则要面对环境的挑战:在清代是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当代则是环境污染问题;对外则都面临着重新找到平衡的问题:在清代是西方进入中国,当代则是中国融入世界。
周武研究员高度评价了王国斌教授的讲座,认为该讲座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比较的视野,既有中国十八、十九世纪与现当代的纵向比较,也有中欧、中苏、中日之间的横向比较,而这需要学贯古今中西的知识背景才有可能,王教授起步于欧洲史的学术生涯正好可以做到;二是对历史长期趋势的特别关注,讲座从十八世纪一直谈到当代,横跨三个多世纪,同时又注重发展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的结合;三是致力于寻找“中国特色”,即中国历史变迁中的“常”,从十八世纪到当代,中国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然而王教授却能看到这巨大变化中的“常”。随后,叶斌副研究员、江文君副研究员和冯志阳博士等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王国斌教授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