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先生在中国:中国科学社成立百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所召开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5-10-30浏览次数:146

    1915年10月25日,中国近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在美国成立。一百年后的同一天,“赛先生在中国:中国科学社成立百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社科创新基地举行。会议由历史研究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主办,院“中国现代史”创新学科团队、《科学》杂志编辑部承办。因共同的学术兴趣,来自美国、捷克、台湾和大陆北京、四川、江西、江苏、浙江、本市40余位学者与会,发表论文30余篇。于信汇书记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毛文涛、历史所王健副所长在开幕式上分别讲话。于书记在讲话高度评价了中国科学社在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科学传播与普及方面的重要地位,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和讨论,为上海建立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一些可以思考和研究的角度与方向,也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能寻找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点,以携手共进,促进共同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科学社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是本次会议主题之一,直接以中国科学社为论题的论文有12篇之多。这些论文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全面讨论中国科学社对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贡献,上海社会科学院张剑总结了中国科学社在科学宣传、科学体制化和国家科学战略等三个方面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大学柯遵科、李斌以《科学》杂志为中心,从革命与科学、政治与科学、社会与科学等角度分析中国科学社的兴与亡;中国科协王国强用社会资本的概念分析中国科学社的成功;明复图书馆罗瑞芳、姜勤分析中国科学社与中国近代文化事业的关系。二是专题研究中国科学社事业的一个侧面,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王作跃以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中国科学社档案,重点分析了1930-1936年中国科学社留美分社的情况,提出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为跨国史的理念;捷克查理大学胡吉瑞研究了中国科学社与早期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关系,提出为什么以宣扬西方近代科学为宗旨的中国科学社却关注传统中国数学史研究的问题;上海档案馆何品、王良镭参与整理馆藏中国科学社档案,他们从整理档案中提出研究中国科学社发展历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些方面;东华大学田春芝、中国科学院大学唐靖和张会丽分别研究了《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科学画报》在抗战期间的“别样”抗战。三为相关中国科学社人物研究,庐山植物园胡宗刚探讨了中国动物学奠基人秉志与中国地质学奠基人丁文江因发展中国科学的共同理想而相互支持,又因在具体问题处理上有矛盾而相互结怨;中国科学社理事钱宝琮直系孙子、南京的钱永红对中国科学社9位创建人之一、中国第一个数学博士胡明复的博士论文导师进行了考证,提出与定论相反的结论;他还向学者们介绍了钱宝琮与中国科学社的关系,特别指出曾经担任理事的钱宝琮后来淡出,因为中国科学社少数人有宗派主义;中国科学院范思璐较为全面地梳理了秉志与中国科学社的关系。除此之外,论题中涉及中国科学社的论文也有好几篇,如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韩玉芬论文就专门分析了杨铨1914年发表的《中国与科学》演讲。
    中国科学社是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中研究得相对比较充分的论题,已经出版有专著多本。但从上述研究论题、挖掘的资料、研究方法与结论看,中国科学社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仍然是一个有待继续耕耘的论域。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以往的研究都未能充分利用中国科学社的档案,本次会议特向与会学者提供了“中国科学社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张剑主持上海市哲社课题)档案资料两册。可以预见,随着资料的进一步整理与开发,中国科学社研究必将迎来新的局面。
    当然,中国科学社在1915年创建并非平地而起,中国科学的发展也非一帆风顺。“穿越时代的科学”讨论专题关注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相关论文有11篇。从时序上看,从复旦大学高�对19世纪上半叶上海卫生观念与生活的讨论,到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郭金海对1957年中国科学院第二次学部大会的研究,跨越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这些论文有专题分析,四川师范大学张晓川初探1903年《民种学》译本,认为林纾等人因对人类学了解甚少,虽译笔优美,但并不重视于原文,往往以讹传讹;中国科学院大学曲德腾分析了《理学杂志》所体现的科学思想;台湾中原大学皮国立对民初性荷尔蒙在中国的转译、会通与应用进行了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周武全面梳理杜亚泉的科学工作,并对杜亚泉的思想进行剖析,以为杜亚泉是中国近代知识群体中较为少见的“既追求现代性又反思现代性”的知识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张九辰以地质学为中心研究抗战期间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扬宗条分缕析了思想改造运动中科学家的自我批判模式,并对因之而造成的恶果进行总结;郭金海文指出那次会议是中国一次规模空前的发扬学术民主的会议,惜乎反右运动旋起,未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也有长时段的考察,高�文从分析1863年出版的英文《上海卫生》出发,探讨了19世纪上半叶上海的卫生观念与生活;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严晓�从恐龙这一近代科学发现物与传统中国想象中的龙的相互纠葛中,探析民国时期的科学与国族神话;台湾阳明大学王文基在全面考察了民国时期精神疗养机构的基础上,以机构与疯狂的社会经验为切入点,探求疯狂、机构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熊卫民以反思百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为题,在分阶段总结1949年前、1949-1977年、1978年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后,为中国科学的未来发展提出放权、去行政化,给科学以自由,让学术回归学术的药方。
    “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无国界”,中国近代科学是通过引进、移植、本土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其发展开始就与世界先进科学紧密相连,因此也就具有“跨国”性。“中国与世界:跨越地界的科学”专题精到而具体地展现了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的关系,特别是科学家个人与群体的网络。本专题有8篇论文,其中4篇以科学家个人或群体为研究对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韩琦,以新发现的丁文江书信为中心,探析中国地质学国际化初期的一些情况;来自同一单位的孙承晟,研究了对中国地质学特别是古生物影响极大的德裔美籍地质学家葛利普的脉动和极控理论,指出两个理论虽以海进海退和大陆漂移学说为基础,也引起不小反响,但并不能解释实际;同一单位的张志会根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档案资料,重构了冯卡门与中国科学界的交往,并对冯卡门指导的中国留学生钱学森、郭永怀、林家翘、柏实义、张捷迁、袁绍文在回国问题上进行了专门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尹晓冬展示了著名物理学家张宗燧与科学大师玻尔、狄拉克、福勒及李约瑟等的交往。另3篇论文研究科学组织,中国科学院大学刘晓梳理了1945-1950年间中国科学家参与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历程;同一单位的陈蜜对1923年法国科学家、神父德日进组织的在华“法国古生物学考察团”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宋元明分析了1920-1930年美国中亚考察团在华地质学、古生物学考察及其影响。还有一篇论文专门介绍了晚清数学译著在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萨日娜。
    最后的圆桌会议上,恭贺会议的圆满成功之余,发言人对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学术会议的制度化表达了期望,并以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跨国特性即所谓国际网络特征为出发点,希望建立起具有全球性的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学术交流网络与平台,促进学术进步。 

                                                     (张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