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李玉 查建国)4月21日,“多样化中国研究:视角与方法的探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该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韩国国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研究所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当代史创新团队”承办。
开幕式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健、韩国国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金永镇分别致辞。金永镇向王健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葛涛颁发韩国国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聘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张秀莉主持开幕式。
王健在致辞中表示,多视角、多样化中国研究的方法应从两个方面考量,其一,是要加强对当代中国的观察和研究。以往的历史往往忽视了对当代史的研究,而当代中国事实上是变化发展最为多样和丰富的,理应成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二,是要加强对中国历史研究方法的回顾反思。特别是,要避免“宏观叙事”与“历史碎片”的极化之争,而应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整合;同时,还要跨越史学原来自我封闭的状况,历史研究要有价值关怀、全球意识、底层视角和跨学科综合。特别是历史学研究要与民众结合,发挥公共史学功能。
金永镇表示,通过合作及学术交流,提高了韩国学者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分享了韩国学者对中国研究的学术成果,从而使两国研究者以多视角研究方法充分了解一个多样性的中国。
研讨会上,金永镇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科大卫分别就“有关国际政治理论与传统东亚秩序的几个问题”和“扎根乡土的探索: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作主题发言。王健就“中国史学科发展的的趋势与新理论方法”作总结发言。来自中国和韩国的20余位学者就主题进行多角度的学术交流。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gd/gd_rwhd/gd_zxjl_1650/201604/t20160421_29782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