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于淑娟
2016-08-15 15:52 来自 私家历史
今年是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成立60周年,《史林》是由历史所于1986年创办的历史学专业期刊,迄今业已30周年了。近日,历史所马军研究员(现代史研究室主任、《史林》前副主编)在所资料室向澎湃新闻记者讲述了《史林》创刊背后的故事。
长久以来的夙愿:创办一份史学刊物
《史林》创刊号于1986年4月问世,这是一份历史专业学术刊物,在当时,尽管上海已有文史类杂志(例如上海社联的《学术月刊》),但专门刊发历史学专业研究成果的杂志,这还是第一份。2006年历史所成立50周年时,曾对《史林》20年来的工作进行过总结(《〈史林〉:廿年心血不寻常》一文),其中透露,“经过长期的酝酿、论证和精心的准备,1985年5月24日,向上海市委宣传部提交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关于历史所创办《史林》(季刊)的报告’,两个月后,即7月24日,报告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批准,《史林》(季刊)获准创刊”。随后,历史所组建了《史林》编辑部,由时任所长方诗铭负责。
《史林》创刊号
不过,回顾文章中对于《史林》创刊前“长期的酝酿、论证和精心的准备”并未过多着墨,马军研究员对于本所所史也颇花心思,平日里特别留意相关资料。在历史所资料室,他拿出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史学情况》,有厚厚的两大册,这是历史所自己编的通讯类内部刊物,其中1981年3月5日刊出的一期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建议创办历史专业刊物》。“这是历史所要求创办历史专业刊物的一个群众倡议”,马军说道。
提出这一设想的,是历史所的徐元基和齐国华两位学者,建议文案的落款时间是1981年1月24日。他们认为,当时“上海尚无一个以马列主义理论指导的反映上海地区历史学研究成果的专业刊物,看来颇为需要”。另外,1978年以后历史所的研究方向逐渐由史料整理出版转向以研究为主,创办这样一本刊物“可以及时反映本所的研究成果,是培养中青年研究人员的重要措施之一。当然,也应刊登投来的好的文稿”。对于刊物的定位,他们以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刊物应具有较高学术性和思想,不片面追求市场价值”――可以说,这和后来《史林》的定位是一致的。同时,对于刊物名称,他们提出了可以叫《史学杂志》(双月刊)。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老所长李亚农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解放后,他是接收‘中央研究院’上海分院的成员之一。作为历史所的首任所长,他当时就提出历史所要创办一本高水平的史学刊物,北京有《历史研究》,上海应该创办一本这样的刊物。后来,老所长过世了,这件事情也没有办成。1980年以后,我和徐元基在近代史研究室工作,我们觉得应该继承老所长的遗志,商量着发起了这个倡议,后来所里也开会讨论过这个建议。创办专业刊物这个事情真正落实下来是方诗铭所长在任时,是他和刘修明负责创办起来的。”
在刊出两位先生的倡议之后,《史学情况》又收录了《关于响应历史所办一个刊物的倡议的来稿综述》一文。其中,姜沛南、王少普、陈祖恩等所内人员都对徐元基、齐国华两位的倡议表示了赞同,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对刊物的名称、编辑工作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姜沛南先生主张刊物的名称可以叫《新史学》,刘修明先生则建议可以先搞一本《历史文摘》,积累经验,博得信誉后,再创办专业杂志,等等。
可以说,在《史林》创刊之前,创办一本历史学专业期刊,已经是历史所许多学者长久以来的夙愿。
“史林”二字的由来
既然在《史林》创办之前,相关的酝酿、准备工作已历经多时,甚至有学者已经对刊物名称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那么,“史林”这个名字又是如何最终被确立的?“史林”这两个字又是怎么来的,是某位领导题写的,还是有何特别的来历呢?
关于“史林”这个名字,马军、齐国华两位先生都说是由方诗铭先生提议的,但是这个名字背后有何故事,“史林”二字又是怎么来的,他们并不了解。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记者拨通了《史林》首任副主编刘修明先生的电话。刘先生身体有恙,但得知来意,他还是耐心地予以回答:“《史林》杂志的这个名字是方诗铭所长提议的,取自顾颉刚先生所编的一本书《史林杂识》,封面上‘史林’这两个字也不是谁题写的,实际上是拓了顾颉刚《史林杂识》这个书名的前两个字。”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旧址,位于徐家汇浦西路6号甲,后改为漕溪北路40号。历史所1957年4月30日迁入,1991年12月20日迁出,《史林》就诞生在这里。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在谈及《史林》的历史贡献时,马军研究员表示,作为上海地区最著名的历史学专业刊物,它为所内外许多学者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以自己为例,在迄今发表的50多篇论文中,有约五分之一是在《史林》上发表的,所以从心底里感谢《史林》的倡议者和创始者们。
长久以来的夙愿:创办一份史学刊物
《史林》创刊号于1986年4月问世,这是一份历史专业学术刊物,在当时,尽管上海已有文史类杂志(例如上海社联的《学术月刊》),但专门刊发历史学专业研究成果的杂志,这还是第一份。2006年历史所成立50周年时,曾对《史林》20年来的工作进行过总结(《〈史林〉:廿年心血不寻常》一文),其中透露,“经过长期的酝酿、论证和精心的准备,1985年5月24日,向上海市委宣传部提交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关于历史所创办《史林》(季刊)的报告’,两个月后,即7月24日,报告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批准,《史林》(季刊)获准创刊”。随后,历史所组建了《史林》编辑部,由时任所长方诗铭负责。
《史林》创刊号
不过,回顾文章中对于《史林》创刊前“长期的酝酿、论证和精心的准备”并未过多着墨,马军研究员对于本所所史也颇花心思,平日里特别留意相关资料。在历史所资料室,他拿出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史学情况》,有厚厚的两大册,这是历史所自己编的通讯类内部刊物,其中1981年3月5日刊出的一期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建议创办历史专业刊物》。“这是历史所要求创办历史专业刊物的一个群众倡议”,马军说道。
提出这一设想的,是历史所的徐元基和齐国华两位学者,建议文案的落款时间是1981年1月24日。他们认为,当时“上海尚无一个以马列主义理论指导的反映上海地区历史学研究成果的专业刊物,看来颇为需要”。另外,1978年以后历史所的研究方向逐渐由史料整理出版转向以研究为主,创办这样一本刊物“可以及时反映本所的研究成果,是培养中青年研究人员的重要措施之一。当然,也应刊登投来的好的文稿”。对于刊物的定位,他们以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刊物应具有较高学术性和思想,不片面追求市场价值”――可以说,这和后来《史林》的定位是一致的。同时,对于刊物名称,他们提出了可以叫《史学杂志》(双月刊)。
1981年3月5日刊出的《史学情况》以及徐元基、齐国华两位先生提出创办历史专业刊物的建议。
35年过去了,徐元基、齐国华两位先生都还健在,澎湃新闻记者也联系到了他们。徐先生已经88岁高龄,谈及此事,他已无多少印象。齐国华先生年纪稍轻,向记者讲述了当时提出这一建议的想法。“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老所长李亚农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解放后,他是接收‘中央研究院’上海分院的成员之一。作为历史所的首任所长,他当时就提出历史所要创办一本高水平的史学刊物,北京有《历史研究》,上海应该创办一本这样的刊物。后来,老所长过世了,这件事情也没有办成。1980年以后,我和徐元基在近代史研究室工作,我们觉得应该继承老所长的遗志,商量着发起了这个倡议,后来所里也开会讨论过这个建议。创办专业刊物这个事情真正落实下来是方诗铭所长在任时,是他和刘修明负责创办起来的。”
在刊出两位先生的倡议之后,《史学情况》又收录了《关于响应历史所办一个刊物的倡议的来稿综述》一文。其中,姜沛南、王少普、陈祖恩等所内人员都对徐元基、齐国华两位的倡议表示了赞同,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对刊物的名称、编辑工作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姜沛南先生主张刊物的名称可以叫《新史学》,刘修明先生则建议可以先搞一本《历史文摘》,积累经验,博得信誉后,再创办专业杂志,等等。
可以说,在《史林》创刊之前,创办一本历史学专业期刊,已经是历史所许多学者长久以来的夙愿。
“史林”二字的由来
既然在《史林》创办之前,相关的酝酿、准备工作已历经多时,甚至有学者已经对刊物名称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那么,“史林”这个名字又是如何最终被确立的?“史林”这两个字又是怎么来的,是某位领导题写的,还是有何特别的来历呢?
关于“史林”这个名字,马军、齐国华两位先生都说是由方诗铭先生提议的,但是这个名字背后有何故事,“史林”二字又是怎么来的,他们并不了解。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记者拨通了《史林》首任副主编刘修明先生的电话。刘先生身体有恙,但得知来意,他还是耐心地予以回答:“《史林》杂志的这个名字是方诗铭所长提议的,取自顾颉刚先生所编的一本书《史林杂识》,封面上‘史林’这两个字也不是谁题写的,实际上是拓了顾颉刚《史林杂识》这个书名的前两个字。”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旧址,位于徐家汇浦西路6号甲,后改为漕溪北路40号。历史所1957年4月30日迁入,1991年12月20日迁出,《史林》就诞生在这里。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在谈及《史林》的历史贡献时,马军研究员表示,作为上海地区最著名的历史学专业刊物,它为所内外许多学者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以自己为例,在迄今发表的50多篇论文中,有约五分之一是在《史林》上发表的,所以从心底里感谢《史林》的倡议者和创始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