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察]逝去十年,他仍是上海历史文化界的一面旗帜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6-09-30浏览次数:95

《杨宽著作全集》的出版,不仅完成了先生遗愿,也可以使读者更为全面地认识先生的学术成就,完整了解其史学思想及在史学领域的巨大成就。

11年前的9月1日,杨宽先生辞世,留下希望出版全集的遗愿。

近日,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杨宽著作集》第一辑,首批8种10册,余将逐年推出。

全集的出版,不仅完成了先生遗愿,也可以使读者更为全面地认识先生的学术成就,完整了解其史学思想及在史学领域的巨大成就。

围绕“杨宽著作集”(第一辑)的学术价值及杨宽先生的治学态度,由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上海市历史学会、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9月28日在上海图书馆联合举办了全集出版的座谈会。

 


 

►►上海史学界的一座高峰

杨宽(1914―2005),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

毕业后即参与上海市立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市立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0年又参与上海博物馆的创建,并出任副馆长(馆长缺)。1953年兼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后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工作,1980年代第一批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一至第三届副理事长等。

与会的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亦来自复旦大学历史系,他表示,既出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同时又出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的,杨宽为唯一一人。

杨宽先生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360余篇,研究范围涵盖中国上古史、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史、古史分期、古代农民战争、重要历史人物、历史地理、文物考古、学术文化、陵寝都城制度等方面,被誉为集“疑古史学”集大成的人物,是少见的受日本一流学者推崇的中国历史学家,誉满海内外,代表了上海史学界的一座高峰。他在诸多领域均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他的许多著作已成为不朽的学术经典,值得承传发扬。

 

►►早慧而多产

 

杨宽是学术界早慧而多产的典型例子。

1926年,杨宽考入苏州中学后,即开始了向学术殿堂的迈进。

当时这所江苏名校正处于黄金时期,校长汪懋祖是留美归来的著名教育家,担任过北平师范大学校长,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校内许多任教老师都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丝毫不逊于大学教授,其中后来成为学术界翘楚者就有历史学家钱穆、杨人鞭,词曲名家吴梅,语言学家吕叔湘等等。学校还经常聘请著名学者如章太炎、胡适、顾颉刚等人来校演讲。在这样浓厚的学术氛围、出色的师资条件和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发奋用功的杨宽眼界大开,学业上得到了飞跃的进步。

杨宽不满足于一般知识的获取,课外开始大量阅读古书和学术著作,将“深、精、专”作为奋斗的目标。初中阶段,受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和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的影响,他对墨子产生浓厚兴趣。孙诒让的《墨子间诂》,成为他全部通读的第一部古书。他最早的学术探索的成果,便是在高中阶段用三年的时间对《墨子》和《墨经》进行重点攻读和系统钻研,并写成第一篇学术论文《墨经校勘研究》,投寄著名的学术刊物《燕京学报》,得到主编容庚先生的赞许。这时他年仅16岁。

1932年,杨宽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文学系,师从吕思勉、蒋维乔等著名学者,吕先生朴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系统综合的研究方法给予他很大影响。凭借中学时打下的文史功底,加上刻苦求学,名师指点,他很快在学术界初露头角。

他在大学求学期间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成果:一是继续对墨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写成《墨经哲学》一书。二是完成高中阶段就开始起草的《中国历代尺度考》,该书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的一部重要参考书。三是在老师蒋维乔的指导下,和同窗合编《吕氏春秋汇校》。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战乱频仍,内忧外患,同时又是新思潮激荡、不同学派迭兴、充满生机的一个学术转型时期。这期间学术界发生的三次古史大辩论:古史传说的真伪、井田制度有无、中国古代社会性质,深深吸引着杨宽先生,他的学术兴趣,也开始转入到中国上古史领域,并作为后起的青年翘楚,积极加入到古史传说的讨论。

从1933年起,他开始分别以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为中心,对其神话来源及其分合演变进行整理,陆陆续续写成系列论文,最后汇集成《中国上古史导论》一书,收入《古史辨》第七册。历史学家顾颉刚如此评价此书:“最应注意的,是一支生力军的加入,那便是杨宽先生的《中国上古史导论》的发表。”而此书出版时,杨宽年仅24岁。

在1941年日寇铁蹄践踏上海的艰难时局中,杨先生举家隐居青浦家乡,开始了为时两年多的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工作。在这样非常扎实的史料整理的基础上,杨先生在50年代初期完成并出版了他的代表著作――《战国史》。

 

►►中国文博界的重要开山之一

 

早在大学期间,杨宽就开始参加上海博物馆的筹办工作(1937年)。以后除了在广西�勤大学和上海光华大学担任过短期的副教授职务之外,他一直任职于上海博物馆,1948年开始担任馆长,直到1960年离任担任上海历史所副所长。前后长达二十来年的文博界生涯,对杨先生学术的一个重要影响,便是注重历史文献和文物考古相结合,这成为他治学的一大特色。

杨志刚重点介绍了杨宽对上海博物馆的创建、发展方面的贡献,认为他是中国文博界的重要开山之一。他还认为,杨宽先生不仅传统学问精深,而且能够将其转化为现代学科建设,使传统的考辨方法转化为现代的综合研究,包括融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形成一个体系,开创一种史学撰述的文体;不仅涉猎面广,更重要的是他在方法、思想以及得出的结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让后人敬仰。

不仅筹建了上海博物馆,杨宽还参与了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筹建。据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健介绍,杨宽当时负责了有关古史方面的学术讨论,并指导古史组青年学者的学习、研究,实际上与当时同为副所长的周予同先生等人,在历史所的性质定位、发展方向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规划。

杨宽与复旦大学则结缘于上世纪50年代。复旦历史学系主任黄洋介绍,当时杨宽与周谷城、谭其骧同列为复旦历史学系首批三位博士生导师。

 

►►遗愿的达成

 

上海人民出版社与杨宽先生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自1955年《战国史》开始,杨宽先生的主要著作几乎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1世纪初,杨宽即表达了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集的愿望,并制定了“杨宽学术系列”的目录。因为杨宽先生及其夫人的先后逝世,这个计划被耽搁。如今,“杨宽著作集”(第一辑)终于出版问世,囊括了杨宽先生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八部著作,分别是《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新探》《古史探微》《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集中展示了杨宽先生的史学思想及其在史学领域的辉煌成就。

据了解,目前,“杨宽著作集”(第二辑)也在加紧整理与编辑之中,预计2017年书展之前与读者面世,使杨宽先生一生的学术著述能够全面地展现出来。

《中国上古史导论》,杨宽成名作。中国古史系统纷繁复杂,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夏朝是否真实存在?“三皇五帝”究竟是历史人物还是神话传说?书中,杨宽通过对古史传说的系统探索,以传说中的人物为中心,将古史传说还原为神话,深入考察其历史背景,重建中国古史谱系。

《古史新探》,主要探索了西周、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其撰述着眼于西周和春秋社会性质的研究,有力推动了古史分期问题的解决。

《古史探微》,原为《杨宽古史论文选集》,收录了杨宽主要的散篇论著,汇编了杨宽从土地制度到行政制度,从年代到文献,从神话到诸子的文章,论题丰富,亦是对前两册的拾遗补缺。

《西周史》,记述了西周时期28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对西周历史最全面的研究,也是20世纪这一领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战国史》初版于1955年,后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推进,杨宽根据新资料多次修订、补充和改写,经过半个世纪的完善,目前该书的内容已十分翔实丰富,观点显豁精审,是“中国断代史”系列中的经典之作。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接《春秋》《左转》之绪,更定《史记》《国策》之误,是考订精详、真伪分明的战国编年史。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是一本充满创见及其论证的著作,是一把解开都城制度研究所存疑点的钥匙。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事死如生,研究古代陵寝制度史,可以解读中国传统礼治世界的权力与秩序。

 

来源:上海观察2016年9月30日http://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3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