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察]马军: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再谈甘慧杰对《宗方小太郎日记》的翻译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7-06-16浏览次数:28

  甘慧杰先生翻译的《宗方小太郎日记》(三大册,近170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版)自面世后,已引起了中外媒体和中国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其翻译的难度和材料的珍贵,更是令人叹服!笔者先前曾撰有《从年子敏到甘慧杰:<宗方小太郎日记>的中译之路》一文刊于媒体,介绍其来龙去脉,但总有言犹未尽之感……

  一位历来默默无闻的助理研究员,骤然间推出了一部意义非同寻常的大部头译作,且有同样厚重的“宗方海军报告”作为后续,不失为学术史上的一个奇迹。那么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呢?

  笔者和甘慧杰先生同窗、同事29年,对其禀赋、脾性、好恶可谓颇为了解。1988至1992年间我们曾同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求学,同一寝室,甚至同一上下铺。甘兄虽对历史学科兴致平平,却好思辨、喜书法,常在寝室的大桌上抚砚、磨墨、执笔,临摹和品评各种帖子。其人比较敏感,又略有神经衰弱,故睡眠不佳,每每羡慕笔者入夜便能呼呼大睡。三、四年级时,他又突然多了两大新嗜好,其一是跳交谊舞,其二是学第二外语(日语)。久而久之,第二外语竟晋升为第一外语,英语几乎丢了,故而后来有人戏称其为“不划算”。

  

宗方小太郎

  1992年秋,我俩同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95至1998年又共读在职硕士研究生。甘兄对于历史学的所谓“正途”从不在意,写论文、拿学位、参加课题不过应付了之,却潜心于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曾自费到夜校补习,又曾为若干社会单位翻译日文技术性文件达三百万字之多,1999-2000年还到日本新�大学走访了10个月。另外,甘兄颇喜阅古书,常以品读嘉定同乡先贤、清代大儒钱大昕的文句为乐。

  二十几年过去了,如此无目无的地行事,自然不为现有的学术体制所待见,不仅与职称、评比、项目无缘,而且每逢一年一度的考核,闲言、嘲弄、白眼、处罚也会接踵而至。故而有几年,甘兄常在资料室和研究室之间“上下徘徊”。2014年上海社科院实施创新团队制度,他竟进而又出,当然是“被出”,理由是以往业绩不合标准。

  2012年前后,在同人的提醒下,甘兄以其优异的日文、古文素养和书法辨识力,开始了翻译所藏宗方小太郎文书之路,先日记后文书,每日三千字,每遇疑难之处,便以烟酒助劲,千日如一日,终告译竣。事后想来,即使是文字输入170万,也非易事,更何况是将潦草难辨的日文手稿译成现代中文!译者实为能力非凡,毅力非凡。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海军军令部命令宗方小太郎从烟台撤回上海的密信(此图注系甘慧杰先生拟定)

  其间,甘兄曾将宗方原稿让我观看,真是犹如天书,我虽也习日本语文有年,但对我来说,要辨识是不可能的事。我想许多日语熟谙者,甚至日本学者亦有同感。

  201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慧眼识珠,决定集重资出版,以飨学界。故而之后的一二年间,甘兄又频繁来回于家、单位和出版社之间,为编辑、校对、统一格式奔波,劳累不已。

  耐人寻味的是,甘兄译此文书,初衷并不在出版后扬名立万,按他当年的原话,不过是“自己看看,玩玩而已”。

  

《宗方小太郎日记》

  有一次,他在所资料室里和一位年轻的女同人谈及宗方文书的翻译。我当时正在侧,对话是这样的:

  女同人:甘老师,你翻译宗方日记真不容易,为什么不先选出点材料,写成几篇论文,在《历史研究》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一下?”

  甘慧杰:“为什么要发《历史研究》?”

  女同人:“这样可以有名气,也可以多拿考核分。”

  甘慧杰:“为什么要有名气,为什么要多拿考核分?”

  ……

  

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是日本间谍组织之一

  两人可谓话不投机,甘兄的回答更是有些“愣头愣脑”,但实际上反映的却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面对现有学术评价体制所作的不同反应。

  若有心在《历史研究》上发论文,可能无心于走长线;若有志于完成宗方文书的全译,也许就不屑于跑短线,在所谓的权威刊物上发表一二篇论文。主流之内,主流之外,思维方式的差异大致如此。今天,甘慧杰先生之所以能够一鸣惊人,为历史研究所,为学术界做出特殊的贡献,或许正因为他长期在主流之外,一条道走到底,无论利诱或者屈辱,均无视之。

  世上的很多大事,常常是在无意中做成的,有时动机和结果还正相反。甘兄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基于他对历史学科并不怎么热爱,因此反而能够沉心下来,无为而成大为……

  

甘慧杰

来源:搜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