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主办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杂志 上海郑和研究中心    协办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现代史研究室暨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 承办 
会议地点: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号 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2号楼五楼第五会议室 
会议时间:2017年7月8日(星期六) 
上午  上海社科院2号楼5楼第五会议室 
8:30  本地参会学者报到 
9:00―9:40  开幕式 
主持人    马  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所现代史室主任、研究员) 
致辞发言  王  健(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所长、研究员) 
项修阳(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副部长、教授) 
          时平(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9:40----10:10  与会者合影,茶歇 
10:10―11:50  主题报告 
主持人  叶斌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报告人  朱之江(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系主任、教授): 党对人民军队创建问题的探索 
张  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教授):光荣与梦想――见证人民解放军90年的辉煌 
何友良(江西省社科联《苏区研究》主编、研究员):八一起义与中共党军关系的演进 
沈瑞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暨上海郑和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文化自信:“郑和模式”对现代海权的启示 
王晓辉(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教授):人民军队90年来履行使命任务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讨论提问环节 
12 :00  中午简餐(技贸宾馆二楼餐厅)及休息 
下午   
13:40―15:20 第一场   
主持人 江文君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评论人:张云,叶斌,江文君 
报告人  仲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教授、《军事历史研究》副主编):“党指挥枪”建军原则的初步探索 
华强(武警总队历史研究中心教授):张国焘与南昌起义 
马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室主任、研究员): 试论中央红军长征的阶段特征 
韩洪泉(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部队政治工作系讲师):党的十八大以来军事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李志茗(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一切为了打仗――习近平与军队后勤建设 
达世新(上海郑和研究中心教授):充分重视“可能的战争”――发展军事科幻以加强国防之新探 
金秀才(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室主任):历史所资料室藏“文革”时期军事资料简介 
茶歇二十分钟 
15:40---16:00 播放电影《南昌起义》片段。(茶歇同时进行) 
16:00―17:40第二场 
主持人 李志茗(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评论人:马军,华强,王晓辉 
王建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副研究员):试析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宝贵经验 
段炼(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旗帜的力量――宋庆龄与八一南昌起义 
张  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杨铨1931江西之行及其影响 
张�(甘肃省平凉市委党校讲师):1950年上海防空作战与解放军航空兵部队的成立 
江文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出兵朝鲜:国际背景、认知偏差和动机 
黄春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副教授):四个自信指导下海军发展的影响 
张晓东(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小议中国海权发展的几个问题 
休息十分钟 
17:50―18:00 闭幕式 
主持人  段炼(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致谢发言人  马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现代史室主任、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