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7日,本所高端学术讲座特邀复旦大学历史系章清教授,作题为“无中生有:晚清中国新名词、新概念的另面历史”的学术演讲,历史所所长王健研究员主持本次讲座。
章教授从德国学者柯塞雷克(Reinhart Koselleck)与英国学者昆廷・斯金纳((Quentin Skinner)各自对于“概念史”的讨论切入,探析近代以来中外互动中一些语词在中国生根并蔓延的过程。以晚清以降的“社会”一词为例,该词相关的“无”,涉及三个层面:中国传统的“社”“会”概念;society的日译与汉译;“群”与“群学”的兴起。而晚清以降的“合群”诉求,构成了“社会”从“无”到“有”的基本语境。之后“有”的表现,则包括“XX界”、“XX社会”、“XX阶级”之类表述的兴起与普遍化。另有日记等史料所反映的个人体验,即在日常生活中何者为“社会”,这有一个不断形构与重构的过程。本次讲座丰富了我们对于近代语词或概念之传布与变迁的认知,并提示了相关研究可以依循的多样而广阔的路径。
(徐佳贵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