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8、19日,“跨学科背景下的城市人文遗产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创新团队发起,并携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版权资产中心暨上海音像资料馆、上海苏河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会议邀集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7个国家的40多名学者进行大会发言。
18日上午9时,大会在纪录片《人民的上海:新中国初期的城市记忆》中拉开帷幕。开幕式由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所长王健主持。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熊月之教授,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汪建强先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教授,国际电视资料联合会(FIAT/IFTA)主席、爱尔兰国家电视台(RTÉ)档案部主任杜丽(Bríd Dooley)先后致辞。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范金民教授在开幕式演讲中介绍了清代前期苏州城内创意纷呈的工商铺店。
大会的报告共分为四个专题组,“跨学科对话”专题组中,阮昕教授对“形随功能”这一建筑理念进行了反思。内田青�教授展示了日本历史建筑保护中采用的“曳家”技术。拉格朗日(Charles Lagrange)教授介绍了上世纪20、30年代法国艺术装饰风格建筑大师维赛合在上海的作品。苏宏元教授梳理了中国历史上曾经用作记忆保存的各种媒介。李亦中教授讲述了电影放映业和制作业在上海的发展历程。潘律博士解读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在建筑修复过程中的深刻用意。胡波教授指出了城市人文遗产研究中图像与影像资料的重要性。
“中外城市研究”专题组中,柯必德(Peter J. Carroll)副教授比较了1937年和2016年时隔近一个世纪的两次苏州文献展。戴一峰教授论证了鼓浪屿的多元风貌主要由返乡侨民所塑造。小方登教授展示了利用卫片与地形数据来发现和解析古老城址的基本方法。王振忠教授指出,康熙、乾隆南巡时所驻跸的部分扬州园林是淮扬盐商“办公办贡”的产物。钱宗灏教授利用道契资料,探讨了近代上海杨浦滨江工业区早期的地价波动。黎志刚教授倡导采用自下而上的眼光来分析城市的运作机理。尹冬茗(Dorothée Rihal)博士以武汉为例,认为租界为中国城市的近代化提供了一种可供模仿和移植的新模式。
“案例与实践”专题组中,杨毅栋教授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评估所必须注意的问题。何继英研究员介绍了上海青龙镇考古所见。陈凌副研究员则介绍了上海志丹苑水闸遗址。马学强研究员探讨了石库门营建和管理过程中,运用测绘来进行城市街区规划和房屋地基确权的基本技术和工作流程。张秀莉副研究员介绍了上海市中心苏河湾北岸的金融功能与历史遗产。顾宏伟先生作为旧城更新实践一线的企业代表也对苏河湾的开发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汪珉先生的报告梳理了电影技术引入上海后,中外人士拍摄的苏州河影像资料。
“城市人文遗产研究的多种视角”专题组中,卢汉超教授分析了自石库门诞生至今,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人士面对石库门的复杂感情。钟�教授介绍了即将出版的《上海城市地图集成(1504-1949年)》。洪钧先生论述了地图编制所反映的杭州城市演进。韦飙先生展示了他在浙江舟山进行的一项步道规划。侯丽副教授介绍了德裔建筑师、规划师鲍立克(Richard Paulick)及其参与的大上海都市计划。宋钻友研究员分析了虹口赵家花园(�虹园)的历史价值。沈小榆女士介绍了上海音像资料馆在助力城市人文遗产研究与保护中的专业化路径与产品化尝试。
这次会议是 “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创新团队发起组织的第二次城市人文遗产国际会议。大会的召开,有助于加强跨学科、跨部门、跨国界的交流与合作,为上海乃至世界城市人文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更多兼具实践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成果经验和指导意见。
(邹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