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后的中国:国家战略与地方经验
国际学术研讨会
China Post-1949: National Strategy and Local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会议议程
时间:2017年10月9-10日
地点: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号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2号楼五楼第四会议室
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承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当代史”创新学科团队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当代史研究室
10月9日
开幕式(9:00-9:10)
主持:张秀莉
致辞:王 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主旨演讲(9:10-10:40,每位报告人15分钟,翻译15分钟)
主持:王健
1、武 力:国际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转换
2、徐建刚:国家战略下的发展路径――建国后上海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3、辛 逸:“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学术史与再评价――以土改后山西省委的新民主主义实践为线索
4、Philip Scranton:Exploring Capitalist Road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Market Initiatives, Bureaucracy, and Conflict, 1955-1966
5、金大陆:关注"以城市为中心”的研究取向及其意义
茶歇(10:40-11:00)
专题报告一:国际视阈中的新中国(11:00-12:10,每位报告人15分钟,翻译15分钟,评论10分钟)
主持:叶斌
评论:高俊
1、Valeria Zanier:PRC’s Early Interest in West Europe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1950s-1960s)
2、张鹏:计划单列在外事领域的“外溢”效应:对中国计划单列市外宣体制机制建设的考察
3、Margaret Gnoinska:The Significance of Shanghai in Sino-Polish Relations During the Cold War
午餐(12:10-13:10)
专题报告二:国家战略的历史演进(13:30-15:35,每位报告人15分钟,翻译15分钟,评论20分钟)
主持:武力
评论:田锡全、牟振宇
1、郑有贵:国家战略与农民利益博弈中的家庭承包制度
2、黄坚:1953-1965中国工业化战略与上海概念
3、高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的城市化进程研究
4、王春英(上海交通大学):经纪与交易员:1950年代基层市场之嬗变
5、沙青青(上海图书馆):“管理知识”:新中国图书馆系统的改造与重塑
6、Valentina Fava:History Matters: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oviet and Czechoslovak Automobile Industry
茶歇:(15:35-15:55)
专题报告三:国家战略下的地方实践(15:55-18:00,每位报告人15分钟,翻译15分钟,评论20分钟)
主持:徐建刚
评论:高洁、刘诗古
1、王健:“向科学进军”口号下的上海科学技术基地建设(1956-1965)
2、徐有威:中国地方档案馆和企业档案馆小三线建设藏档的状况与价值
3、郑维伟:宏观组织与微观行动:1950年代的党群组织与社会统合
4、刘亚娟:上海“阿飞”:滚动的话语逻辑与基层实践走向(1949-1966)
5、张生:国家政治风波中的地方文宣和学术讨论: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
6、Jun Kajima:How to Evaluate the Legacy of “Zaikabo”(在华纺)?: An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Shanghai's Textile Industry during the Planned Economy Era
晚餐(18:00-19:30)
10月10日
专题报告四:国家战略下的地方实践(9:00-10:30,每位报告人15分钟,评论15分钟)
主持:辛逸
评论:金大陆、林超超
1、刘诗古:从“化外之地”到“水上政区”:1950年代初鄱阳湖区的“水上民主改革”运动
2、田锡全:计划供应时期粮食供应转移证制度的构建及其演变――以1955-1993年的河南省为个案
3、王凛然:运动式治理与单位社会:1955年天津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运动再研究
4、张海荣:集体化时期一个生产大队“公”的塑造及信仰支撑
5、张放:改革开放初期基层宣传工作的开展――以河南省舞阳县为例
茶歇(10:30-10:50)
专题报告五:国家视野下的上海实践(10:50-12:20,每位报告人15分钟,评论15分钟)
主持:郑有贵
评论:王凛然、张海荣
1、张励:维持还是紧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对上海发展方向的调整
2、刘捷:超越“左”右之争――1950-1952年上海贯彻国家“四面八方”经济政策的实践与启示
3、徐锋华:新典型的树立:“黄逸峰事件”与新三反运动的开展
4、林超超:从劳资纠纷到反官僚主义:1952年大东烟厂工人进京请愿事件的升级
5、张秀莉:沪西工业区的接管与改造
会议总结(12:20-12:30)
午餐(12:30-13:30)
国际学术研讨会
China Post-1949: National Strategy and Local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会议议程
时间:2017年10月9-10日
地点:上海市中山西路1610号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2号楼五楼第四会议室
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承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当代史”创新学科团队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当代史研究室
10月9日
开幕式(9:00-9:10)
主持:张秀莉
致辞:王 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主旨演讲(9:10-10:40,每位报告人15分钟,翻译15分钟)
主持:王健
1、武 力:国际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转换
2、徐建刚:国家战略下的发展路径――建国后上海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3、辛 逸:“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学术史与再评价――以土改后山西省委的新民主主义实践为线索
4、Philip Scranton:Exploring Capitalist Road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Market Initiatives, Bureaucracy, and Conflict, 1955-1966
5、金大陆:关注"以城市为中心”的研究取向及其意义
茶歇(10:40-11:00)
专题报告一:国际视阈中的新中国(11:00-12:10,每位报告人15分钟,翻译15分钟,评论10分钟)
主持:叶斌
评论:高俊
1、Valeria Zanier:PRC’s Early Interest in West Europe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1950s-1960s)
2、张鹏:计划单列在外事领域的“外溢”效应:对中国计划单列市外宣体制机制建设的考察
3、Margaret Gnoinska:The Significance of Shanghai in Sino-Polish Relations During the Cold War
午餐(12:10-13:10)
专题报告二:国家战略的历史演进(13:30-15:35,每位报告人15分钟,翻译15分钟,评论20分钟)
主持:武力
评论:田锡全、牟振宇
1、郑有贵:国家战略与农民利益博弈中的家庭承包制度
2、黄坚:1953-1965中国工业化战略与上海概念
3、高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的城市化进程研究
4、王春英(上海交通大学):经纪与交易员:1950年代基层市场之嬗变
5、沙青青(上海图书馆):“管理知识”:新中国图书馆系统的改造与重塑
6、Valentina Fava:History Matters: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oviet and Czechoslovak Automobile Industry
茶歇:(15:35-15:55)
专题报告三:国家战略下的地方实践(15:55-18:00,每位报告人15分钟,翻译15分钟,评论20分钟)
主持:徐建刚
评论:高洁、刘诗古
1、王健:“向科学进军”口号下的上海科学技术基地建设(1956-1965)
2、徐有威:中国地方档案馆和企业档案馆小三线建设藏档的状况与价值
3、郑维伟:宏观组织与微观行动:1950年代的党群组织与社会统合
4、刘亚娟:上海“阿飞”:滚动的话语逻辑与基层实践走向(1949-1966)
5、张生:国家政治风波中的地方文宣和学术讨论: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
6、Jun Kajima:How to Evaluate the Legacy of “Zaikabo”(在华纺)?: An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Shanghai's Textile Industry during the Planned Economy Era
晚餐(18:00-19:30)
10月10日
专题报告四:国家战略下的地方实践(9:00-10:30,每位报告人15分钟,评论15分钟)
主持:辛逸
评论:金大陆、林超超
1、刘诗古:从“化外之地”到“水上政区”:1950年代初鄱阳湖区的“水上民主改革”运动
2、田锡全:计划供应时期粮食供应转移证制度的构建及其演变――以1955-1993年的河南省为个案
3、王凛然:运动式治理与单位社会:1955年天津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运动再研究
4、张海荣:集体化时期一个生产大队“公”的塑造及信仰支撑
5、张放:改革开放初期基层宣传工作的开展――以河南省舞阳县为例
茶歇(10:30-10:50)
专题报告五:国家视野下的上海实践(10:50-12:20,每位报告人15分钟,评论15分钟)
主持:郑有贵
评论:王凛然、张海荣
1、张励:维持还是紧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对上海发展方向的调整
2、刘捷:超越“左”右之争――1950-1952年上海贯彻国家“四面八方”经济政策的实践与启示
3、徐锋华:新典型的树立:“黄逸峰事件”与新三反运动的开展
4、林超超:从劳资纠纷到反官僚主义:1952年大东烟厂工人进京请愿事件的升级
5、张秀莉:沪西工业区的接管与改造
会议总结(12:20-12:30)
午餐(12:3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