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所举办2017年度第二场系列学术报告会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7-10-24浏览次数:61

    2017年4月11日,历史所在所会议室举办本年度第二场系列学术报告会,分别由近代史室叶斌副研究员、当代史室徐锋华副研究员和近代史室冯志阳助理研究员报告近期个人研究成果,由近代史室沈洁副研究员担任评议人。
    叶斌在题为“中国思想传统中的李大钊”的报告中,把李大钊的思想放回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思想传统的脉络里,放在传统的问题意识里,以便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等标签之外,把他作为中国思想传统内部的革新者来对待。在叶斌看来,孔孟以后儒学革新的趋势,就是逐步抬高每个人自身天赋中所拥有的德性和理性的价值,而让经典的约束相对弱化,李大钊的伦理观把这一趋势发展到了极致:即充分肯定个人的德性和理性,完全否定经典的神圣性。
    徐锋华在题为“新典型的树立:‘黄逸峰事件’与新三反运动的开展”的报告中,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反响很大的“黄逸峰事件”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考察,认为该事件发生在“三反”运动即将结束之际,作为官僚主义的严重错误被抓典型,同时也拉开新三反运动的序幕,对党的政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在徐锋华看来,黄逸峰所受处罚略嫌过重,这一点从党组织后来的态度转变可以看出,而在事件始末过程中,尽管有失之过度扩大化的缺陷,其方式方法可以商榷,但共产党整党建党、勤政为民的良苦用心昭然若揭,其真诚态度不容置疑。
    冯志阳在题为“杠房与殡仪馆:民国时期城市社会的殡仪业及其变迁――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探讨”的报告中,指出民国时期,当北京主要还是由传统的杠房提供殡仪服务之时,上海的殡仪馆已经开始大量出现,南北两个城市的殡仪业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同业公会的组织上,“北平婚丧用品公会”主要是由北平的杠房和轿子铺组织而成,而“上海特别市殡仪寄柩业同业公会”则主要由殡仪馆和寄柩所构成。冯志阳认为,北京的殡仪业受到了殡仪馆模式的影响,而上海不少富裕人家举办丧事则还要专门从京津地区聘请杠房。两者相互影响,不仅体现了殡仪业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也展示了殡仪业变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位报告后,沈洁逐一进行了精彩点评,本所其他同仁也纷纷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深入探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