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导]上海社科院走过六十年,他们的研究勾勒当代中国思想轨迹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18-09-08浏览次数:262

1958年9月,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律系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上海历史研究所合并成立上海社会科学院,新中国第一所社科院诞生。日前,上海社会科学院迎来了六十周年院庆。

9月6日,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上海社科院“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召开“院庆60周年新书发布会”,发布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著作,并通过回顾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次当代学术史的梳理。

会议现场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叶斌、现代史研究室主任马军在发言中回顾了现代史研究室的历史。

1958年历史研究所诞生之初,便成立了四个研究小组,分别是古史组、帝国主义侵华史组、现代史组和现代史学思想史组。1959年,四个小组变为古史组、近史组、现史组、国际工人运动史组;1963年,再度调整为古代史组、近代史组、现代史和思想史组。研究小组随着时代变化几经更迭,但现代史组始终是重要的研究力量。现代史组后变更为现代史研究室,并与原工人运动史研究室合并为今天的现代史研究室。

对现当代史料的编辑、整理、翻译,从建所之初就是历史研究所工作的重点,该所组织编纂的《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五卅运动史料》、《上海工人运动历史资料》等大部头历史资料集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绕不开的文献。“文革”期间受政治运动波及,相关整理和研究工作曾停顿10余年,现代史研究室至今仍保留有五六十年代留下的上千万字历史资料。马军等学者近年来致力于梳理历史研究所所史,整理出版前人未刊的成果,为中国当代学术史补上一块重要的拼图。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整理出版的部分史料集

马军编著,《史译重镇: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翻译事业(1956-201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7月

《史译重镇》详细梳理了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自成立以来的编译活动,重新发现和关注一批从事翻译工作的史坛边缘人。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60年的历程中,始终贯穿着史学研究和史学翻译两条主线。由于评价制度的原因,史学翻译的工作长期以来被忽视,许多译者鲜为人知,默默无闻,实际上他们为学术界和学术史做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马军在总论中写道。

据马军统计,自社科院历史所创立至“文革”之前,即1957-1966年间,以资深翻译家章克生为负责人的“编译组”11人翻译了500万至800万字历史资料,可谓勤奋而高效。这些译文来自英、法、俄、日语书籍、报刊等,大多保持在初稿状态,在当时只有少部分得以正式刊发,主要是收进四部资料书:《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

“文革”结束后,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于1978年10月在漕溪北路40号重建,编译组亦随之恢复,仍由章克生先生负责;直到1988年。这一时期编译组的几项重要成果包括《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修订本)》、《五卅运动史料》、《太平军在上海――<华北捷报>选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等。

值得一提的是,“编译组”从成立之初便卧虎藏龙,不乏国内名校的毕业生、海外名校的博士,如马博庵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叶元龙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硕士、吴绳海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沈遐士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文学院等等。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少译者成了史坛的“失踪者”。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翻译史研究者邹振环在序言中写道:“当我们回忆起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般都不会忘记李亚农、周予同、杨宽、方诗铭、汤志钧、唐振常这些如雷贯耳的史学大师,但却很少了解像章克生、马博庵、雍家源、叶元龙、吴绳海、倪静兰等这些曾经留下过丰厚历史译著的译者。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版的不少‘史料译辑’上,我们甚至都找不到他们的姓名。<史译重镇>的一大功劳就是使这些史料译辑‘物归原主’。”

与会学者江文君表示,重新梳理建国初期学者对历史资料的搜集、翻译、整理的过程,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史的回顾,也有助于我们观察现代学术框架的建立。1950年代、1960年代的相关史料,在别处可能已经难以见到,如能梳理和披露无疑是有价值的。

《(民国)大事史料长编(全十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

《(民国)大事史料长编》是从历史档案及《申报》、《民国日报》等民国时期的重要报刊中收集1919-1926年间民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外交等各方面重大事件的相关资料汇编而成的文献。

这是由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编纂的大型资料集,1961年为征询有关方面意见推出了油印版,并继续修订,后因“文革”而中断。200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套书的出版、编纂详情并不为同人所知。

马军将《(民国)大事史料长编》称为“一部被淡忘的大事史料长编”。“这是历史所前辈耗费巨大精力完成的事,它的内容在今天很大的学术价值。这套书出版于十年前,但我们直到今天才给它做了‘迟到的宣传’,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给前辈迟到的正义。”马军说。

张剑、江文君主编,《现代中国与世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4月

《现代中国与世界》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主办的连续性的学术出版刊物,聚焦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历史,侧重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联。

主编之一、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剑在会上谈到,由于自身研究科学史的经历,深感技术革新、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发紧密。对现代中国历史的研究,应该扩展视野,以世界眼光观照现代中国的发展,寻找现代中国发展动因的内在和外在因素,探求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更好地了解与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

他还透露,在即将出版的第二辑中,将刊布两篇从历史所史料中整理发现的翻译文稿,系1980年代海外汉学家参与五卅运动会议的报告,过去从未发表过。“现在各种各样的学术集刊不少,但能够长期坚持办下去的不多。虽然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我们希望《现代中国与世界》能够一直出下去,汇聚学界新声,推动中国现代史学科发展。”张剑说。

《现代中国与世界》第一辑目录

马军著,《屉内拾遗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4月

《屉内拾遗集》是一部短篇文字集。书中有作者对学界前辈如沈宏礼、高华、傅道慧、倪静兰、杨康年等人的追忆,有从事史学工作的经历自述(如《我从事‘上海史研究译丛’协调工作的回忆》),也有访学的见闻、札记、散论,以及史料摘录等。“这本小书的内容是描绘切身经历的第一手资料,不仅内容有趣,而且可以视为一种历史叙述,笔端文字透露的情感和史观更有独特的价值。”与会学者这样评论道。

来源:澎湃新闻20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