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8日至10日,“巨大城市的社会构造与史料:以上海和大阪为中心”学术研讨会在大阪市立大学举行,会议由大阪市立大学文学研究科主办。与会者包括中日双方学者约30人,日方学者主要来自大阪市立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就实大学、山口大学、立教大学、京都精华大学、鸣门教育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大阪历史博物馆等日本高校与研究机构,中方学者主要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上海音像资料馆等。
本次会议是上年12月1日至3日在上海举行的“中日城市史研究与比较”学术研讨会(该次会议论文集日前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延续,两国学者继续围绕当前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方法、视野等相关主题,就上海和大阪两座城市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9月8日上午的开幕式由日方会议召集人、大阪市立大学的佐贺朝教授主持,大阪市立大学副校长樱木弘之教授、大阪市立大学文学研究科科长小林直树教授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历史研究所马学强研究员,上海大学东京学院张智慧院长等分别致辞,就本次会议举行的缘起及其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并对会议顺利召开表达了良好的祝愿。
随后由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学强研究员作主旨演讲,由大阪市立大学的佐贺朝教授主持。马学强演讲的题目为“近代中国一个大学街区的形成:对上海震旦大学及周边的考察”。他以近代上海震旦大学为例,围绕该大学的创立及所在街区的形成与演变,考察近代都市内部的复杂构成与功能特点,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近代大学发展与城市文脉演变相随相伴的关系。马学强研究员指出,与一般城镇的兴起不同,文化的因素在大学及周边街区的营造中起着主导力量。文化本身所积蓄的内生性力量,与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其他要素相结合,交织互动,共同塑造了所在区域的空间、社会和文化结构,并促成大学成为其中的“主角”。
本次会议分三个主题展开,其中“城市社会与空间”主题安排了三个单元,7日下午进行的第一单元由就实大学的三田智子教授主持。京都精华大学人文学部的斋藤�子讲师首先以负责大阪城守卫的“定番”大名为主要考察对象,探讨了十七世纪后期的大阪的“武家地”(即武士生活居住区)与城市社会的关系,从城市社会史的角度来探讨江户时代大阪的城市守备机制及“武家地”扩展的过程。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研究所的万勇研究员则通过分析上海老城厢在上海各个时期的角色演进,尝试找到老城厢贯穿始终的文化基因,审视其在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地位,并论证其空间特质和内在机理,以提出关于老城厢社会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对老城厢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叶舟副研究员则以上海明代的三座城墙,即松江府城、上海县城和青浦县城为对象进行研究,认为这些城市的修筑虽然有政治和军事防御的因素,但均考虑到本地的基本自然环境条件。指出就大部分的江南水乡地区城市而言,与其说是城墙塑造了城市格局,不如说是水道和市场网络决定城墙形制,所以其城市格局基本上由河流走向决定。
第二单元由山口大学的森下彻教授主持,同样有三场报告组成。鸣门教育大学町田哲副教授研究的是近世前期德岛藩对宗教修行朝圣的“四国遍路”的限制问题。由于当时的天主教禁令,德岛藩要求从大阪来的渡海人必须向大阪藏屋敷的留守居(江户时代各大名设在大阪藏屋敷的官职)提交申请,获得通行许可的“切手”(通行证),并由承包商的代理人进行身份保证,由此形成了相关的渡海限制制度。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张秀莉研究员则通过空间演进和功能转型研究了上海普陀城区的历史变迁。她指出,普陀区的变化其实是上海城市化进程的缩影,其空间拓展与其功能定位的转变息息相关。从民国时期的沪西工业区,到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工业基地,再到改革开放时代向上海西区物贸中心、商贸中心、新兴商贸科技区转型,普陀区努力适应时代要求,不断调适整合。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岛崎未央博士以大阪城东北摄津国东成郡�野村的文书为研究对象,就其中有关大阪城内清洁便所的记录进行讨论,以此来讨论大阪近郊农村的社会构造,进而分析这种社会构造与驻阪武士之间的关系。
9月8日上午举行的第三单元由立教大学的后藤雅知教授主持。首先,上海音像资料馆的李东鹏博士根据资料馆收藏的1927年纪录片《(上海)第八届远东运动会》,对远东运动会的进程、组织者及当时上海的城市面貌、观众人群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历史影像由于可以让记忆“活化”,对城市变迁研究有着独特的价值。御茶水女子大学的神田由筑教授则根据文政十年(1827)大阪道顿堀剧院集聚区戏服租借业的相关案件文书进行研究,指出近世的曲艺通过演出的形式逐渐商业化,其周边随即出现了很多与演出相关的行业,有力地支撑了当地消费文化的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王健副研究员则对近代上海吴淞江沿岸的民俗信仰进行了探讨,并认为随着吴淞江两岸自然、社会与经济环境的变迁及沿岸各个不同区域近代化开发的渐次推进,吴淞江沿岸的民俗信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据此不仅可以了解信仰与地方社会之间多层次的互动关系,也能对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变迁有着更为丰富和立体的感知。
本次会议的第二个主题是“城市内的民众世界”,由放送大学的杉森哲也教授主持。东京外国语大学的John Porter讲师以大阪市立中央图书馆收藏的小林家文书为主要材料,以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前半期的御池通五丁目和六丁目为对象,探讨了近世中后期大阪市区内布施的情况,在研究市区救贫体制的基本结构的同时,分析了支撑该体制的各种社会关系。大阪历史博物馆的饭田直树学艺员则对明治时期大阪抚育弃婴的孤儿院运营的实际情况进行解析,阐明了当时从孤儿院领养弃婴并进行养育的都市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牟振宇副研究员则利用法租界当局编制的地籍图册资料,运用GIS方法,复原了法租界各时期每个宗地的地价,并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剖析法租界地价的时空演变,讨论影响地价变动的相关因素,指出房地产市场开发是促使地价上涨的内在因素,人口及其居住需求是根本因素,而公共交通的开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则是地价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本次会议的第三个主题是“比较史、共同研究的可能性与史料”,由大阪市立大学的�田孝教授主持。与会的四位学者都以中日间关系及历史比较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的研究。上海大学东京学院院长张智慧副教授以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购买建筑用地为个案,指出二战前日本政府在上海的土地投资,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阻挡了投资背后的利益驱动,而这些交涉和博弈又凸现了当时围绕上海的错综复杂的地方利益和国际关系。大阪市立大学的渡边健哉副教授关注1923年东京帝国大学以《新元史》作为学术论文,授予柯劭�博士学位事件,他通过相关的外交文书等史料明确了这一决定实施的过程,并对其背后的背景与意义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围绕“一个书籍如何被后世评价”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大阪市立大学的彭浩副教授则以江户时代的贸易港长崎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卖入人”(幕府指定的商人,承办一些出口商品的进货)的商业活动,将其与中国广州贸易的“十三行”商人进行比较,指出虽然二者有相似之处,但在经营方式及贸易形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上海大学的朱虹博士则以中日两国珍藏的大量档案为依据,通过详细考察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的学生名簿、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内容,厘清了1927-1944年间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习医概括,并在此基础上以留日学生译著立说、从医研学、改革医制等经历为载体,极力复原留日医学生归国以后的传医活动,进而分析其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影响。
会议最后,来自大阪市立大学的井上彻教授、�田孝教授对本次会议内容作了归纳总结,并倡议要从比较的角度更深入地推进中国和日本的城市史研究。马学强研究员则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创新团队对主办方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并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开拓更多的研究领域。
与上次会议相比,本次会议讨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入,史料形式和利用方式得到更大的拓展;二是双方对各自均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如城市内部构造与深层的结构变化、城市传统的更新和保护、城市的管理与城乡问题,等等,就两国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为双方未来合作研究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