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鸿 助理研究员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20-08-28浏览次数:3541

王鸿,1990年生,福建霞浦人。2020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近期侧重于近代中国的核心观念研究。目前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在《社会科学》《人文杂志》《中共党史研究》《二十一世纪》《天津社会科学》《史林》《政治思想史》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部分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新华文摘》等转载或转摘。

邮箱:wanghong@sass.org.cn

 

一、教育背景

2016年9月—2020年6月:博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2013年9月—2016年6月:硕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2009年9月—2013年6月:本科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二、访学经历

2018年9月—2019年8月:加拿大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联合培养

2017年9月—2017年11月: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员 

 

三、学术专著

《重建意义之网:清末民初的观念革命与思想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

 

四、科研项目

1、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的‘文明史学’研究”(21CZS049),主持。

2、2021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院课题“近代中国‘组织’观念研究(1889—1921)”,主持。

3、2022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高端智库青年新锐人才支持专项“近代中国思想史中的核心观念研究”,主持。

 

五、学术论文

1、“孔教”的再造与五四时期“主义”观念的兴起》,载《史林》2025年第4期。

2、《从“文化运动”到“劳动运动”:近代中国“劳动”观念的兴起与困境》,载《社会科学》2024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5年第1期全文转载)

3、《近代中国“国家学”的译介脉络与思想内涵》,载《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文摘》2025年第1期转载)

4、《近代中国思想中的“组织”观念》,载《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

5、《辛亥革命前十年间的“文明”观念》,载《史林》2022年第3期。

6、《晚清“文明”观念的宗教面向——以来华传教士群体为中心的探讨》,载《史林》2021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全文转载)

7、“解放时代”的来临——五四时期“解放”观念的历史演变》,载《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9年第19期论点转摘)

8、《时间与历史:晚清士人的“二十世纪”意识》,载《人文杂志》2019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9、《政治史与思想史的互动——重探史华慈的史学研究》,载《政治思想史》2019年第3期。

10、《从西方科学转向东方文化——重估杜亚泉思想之转折》,载《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后收入《杜亚泉研究论集》,张稷、施亚西编,商务印书馆2024年版)

11、“主义之军”的崛起——近代中国军人形象的变迁》,载《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17年12月号。

12、《法国道路还是德国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后收入《现代化与化现代:新文化运动百年价值重估》,叶祝弟等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