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下午,由《史林》编辑部承办的“史林讲坛”第八讲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会议室举行,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教授报告《朱舜水“拜官不就”与“明徵君”称号——前近代东亚关联的一个侧面》。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郭长刚所长主持此次讲坛,历史所研究人员与研究生参加。
韩东育教授先从朱舜水“海外经营”的目的开始讲起——他以恢复明室为职志,出入于日本与安南之间,历时十五载,其目的大体出于:躲开朝廷征辟(十二次);经营外邦,而资恢复之势;赴日为王翊借恢复之兵;以遂蹈海全节之志等。他就朱舜水“拜官不就”的原因做了全面分析:出于自保的需要和无力回天的现实;他对晚明政治深刻否定,并把明亡的原因指向了明朝自身;而最深层的原因是,朱舜水认为极大左右政治运行轨迹的当朝官学,已严重地背离了中华学术的务实精神和周孔之学的体用本质,形成了明朝疾患的病根。
接着,韩东育教授又展开阐述了朱舜水对“明徵君”称号的活用与利用:“徵君”,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超越国界的尊贵和威严,这个称号在朱舜水海外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即便当地国主冥顽,倘道理言明,亦可收心悦诚服之效;“徵君”的权威价值还能给称号拥有者带来不小的便利,甚至可以起死回生;“徵君”名号中的隐蔽价值有利于朱舜水流亡国的地政考量——由于日本既重他的称号、学识,亦重“不拜”与“邦仇”,因此能够在政治上和文化上解除收留“外人”时的担忧或戒心,也更证明了朱舜水归路已绝的孤苦事实。
此外,韩东育认为,对“明徵君”称号的坚守,使朱舜水在中日两国间赢得了永恒的人格和国格;通过“明徵君”的内外比较和权威鉴定,证明“周孔之道”所代表的“圣人”政治,只能实现于日本;“不以存亡而改其志”的“朱徵君”,其“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也”的仇清志向,还为后来东亚格局的丕变埋下了一道深深的伏笔。
在讲座中,韩东育教授不但深入阐述了朱舜水的思想,还向听众展示了他在日时一些重要的研究工作和发现,以及当代日本对朱舜水的拜祭和纪念等活动。最后,韩东育教授用梁启超的话结束了这次讲座:“舜水之学不行于中国,是中国的不幸,然而行于日本,也算人类之幸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讲座结束后,韩东育教授还与参加讲座的研究人员,就朱舜水、王阳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和活动,对清末民国时期文化思想之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郑晴蕾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