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所青年中心午餐会第二场顺利举行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21-05-18浏览次数:230


2021年5月14日中午,历史研究所青年中心午餐会第二场在831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午餐会由历史所助理研究员王鸿主讲,主讲题目为“‘组织’的诞生:近代中国思想中的‘组织’观念”。历史所所长郭长刚研究员和所内近20位同仁参加了本次的午餐会。


报告伊始,王鸿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次报告所试图回应的问题是:(一)“组织”观念是在什么样的思想史脉络中进入近代中国?(二)早期中共对于“组织”的理解,经历了怎样的思想论争?针对这两个问题,他梳理了晚清到五四的思想史脉络中的“组织”观念。


他指出,晚清时期的“组织”观念兼具社会学和生物学的内涵,是生物学介入社会学或政治学的典范性观念。在当时那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的年代,如何让中国社会从“一盘散沙”变成有组织的社会,开始成为一个思想议题,持续困扰着当时和之后的中国人。


五四时期的“组织”观念是王鸿在报告中分析的重要面向。他指出,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热议社会问题,普遍意识到中国社会是一个无组织的、一盘散沙的社会。他着重分析了1919年7月由《时事新报》“学灯”副刊开始发起的关于“小组织”的思想论争,强调“小组织”的倡议反映了五四知识分子自下而上、由微而著改造社会的思想企图。


最后,王鸿介绍了在“小组织”的倡议兴起的同时,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关于“组织”观念的争论所形成的三种思想光谱:其一是信奉克鲁泡特金学说的无政府主义者,他们试图建立一种以“自由”“互助”为指导思想的社会组织;其二是虚无主义者的主张,他们强烈批判“组织”的存在,试图建立一种“无组织”的社会。其三则是“以俄为师”的社会主义者的主张,他们试图建立一种纪律严格的“组织”,以全面改造“一盘散沙”的社会。


报告结束后,所内同仁针对报告中涉及的多个面向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一、近代中国“组织”观念的形成过程是否存在和其他词汇进行竞争的现象?“组织”观念为何会脱颖而出?二、“组织”的动词和名词形式,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辨析?三、在晚清和五四这两个阶段之外,如何将“组织”观念往前追溯(如晚清传教士的理解)?以及如何往后延伸(如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的“组织”观念的内涵演变)?四、如何将晚清以来的商会、学会、地方政治组织纳入到“组织”观念的讨论中?五、传统社会存在的实质性组织(如家族等)为何在近代中国会被无视?近代中国人用“一盘散沙”来形容中国社会是否是一种切合历史事实的说法?六、如何在“组织”等观念中探索和建立现代中国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