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7日中午,由历史研究所青年中心举办的第五场午餐会在831会议室举行。本次午餐会由青年学者于广报告,主题为“现代化、财政国家与近代中国的国家税收”。历史所20多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主讲人先从学术史上梳理了近代中国财政史的研究脉络,分析了80年代至今“现代化理论”在国内的发展,以及国外的研究状况。然后,又探讨了目前西方新财政史的研究以及对财政国家的讨论。
于广认为,由于近代中国的复杂性,在引用西方某个概念时,从相似性和特殊性的不同角度出发,得到不同的结论在所难免。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同时,使用以中国为本位的术语和理论体系,并希望从财政的视角解读近代中国的变迁。
于广以近代中国的统税为例,分析了开征过程中新税和旧税的递嬗关系,政府与商人的征纳关系,市场与税制的调节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配关系,税收与债券的担保关系。他认为,如果说近代英国的兴起是伴随一场财政革命,国民政府的财税改革只是一场“收入革命”。这场“收入革命”解决了晚清以来华洋不同税的问题,缓解了中央的赤字危机,将税权有效地渗透到地方,又建立表面稳固的税债关系。然而,税收、市场、债券及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没有呈现良性循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国民政府缺少企业和公众的信任,使得国民政府在追求高税收的同时,难以与社会发展形成默契。尤其在经济环境恶化时,民族企业和社会发展难以如政府收入一样保持生机。这样的税收增加模式很难等同于财政国家的“自我持续增长”,为日后国民政府的经济崩溃埋下隐患。
这场报告引起了在场同仁和同学的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不同且丰富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结束了午餐会。在此,也期待更多同仁的精彩分享。